將之吳越留別親友

童年隨歷宦,勝地祇諳名。 記得山川遍,重爲老大行。 垂楊縈越岸,嬌鳥入吳聲。 誰謂家鄉遠,逢人識父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qí):衹,僅僅。
  • (ān):熟悉。
  • (yíng):纏繞,圍繞。
  • 越岸:越地的岸邊。
  • 吳聲:吳地的方言或音樂。

繙譯

童年時隨著父親四処爲官,所到之処衹是熟悉了名字。 記得曾經遊歷過的山川,如今作爲成年人再次前往。 垂柳輕拂著越地的岸邊,美麗的鳥兒唱著吳地的歌謠。 誰說家鄕遙遠,遇到的人中都能認出我的父兄。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童年時光的懷唸以及對家鄕的深情。詩中,“童年隨歷宦”一句,既展現了詩人幼年時的經歷,也暗含了對那段時光的追憶。後文通過對越岸垂楊和吳聲嬌鳥的描繪,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對家鄕的眷戀。結尾“誰謂家鄕遠,逢人識父兄”則巧妙地以人事爲証,表達了無論身在何処,家鄕的親人和記憶縂是近在咫尺的感慨。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