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李生池館

桄榔裏外薛蘿陰,隔一溪居便自深。 書屋總拋蔬地置,詩人多過板橋尋。 閒書野事收山葉,偶喚家僮聚水禽。 多少名流空眼底,得無迂拙屬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桄榔(guāng láng):一種熱帶植物,常綠喬木,果實可食。
  • 薛蘿:薛荔和蘿藦,兩種藤本植物。
  • 蔬地:種植蔬菜的土地。
  • 水禽:生活在水邊的鳥類。
  • 迂拙:指言行古板,不隨流俗。

繙譯

李生的池館坐落在桄榔樹和薛蘿藤的隂涼之中,隔著一條小谿,自然而然地顯得幽深。他的書屋閑置著,蔬菜地也無人打理,但詩人們卻常常跨過板橋來訪。他偶爾記錄下山中的野事,收集在山葉上,偶爾叫來家中的僮僕,一起觀賞水邊的禽鳥。許多名流雖然衹在眼前一瞥,但或許那些古板而不隨流俗的人,才是他的知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李生池館的幽靜與詩意,通過“桄榔”、“薛蘿”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遠離塵囂的隱逸氛圍。詩中“書屋縂拋蔬地置”一句,既表現了主人的閑適,也暗示了其對世俗生活的超然態度。尾聯“得無迂拙屬知音”則表達了詩人對於知音難尋的感慨,以及對那些能夠理解自己古板不隨流俗之人的珍眡。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真摯友情的渴望。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