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繡佛齋詩

遭逢雖不造,文采獨堪誇。 姑婦成雙節,詩篇屬大家。 苦心追正始,真調脫鉛華。 世業聞孫在,芳蘭不妄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遭逢:遭遇,指經歷的事情。
  • 不造:不平凡,不尋常。
  • 文採:文學才華,文筆。
  • :誇贊,贊美。
  • 姑婦:婆婆和媳婦。
  • 雙節:雙重節操,指婆婆和媳婦都保持高尚的品德。
  • 詩篇:詩歌作品。
  • :屬於,歸於。
  • 大家:指有名望的文學家或詩人。
  • 苦心:費盡心思,辛勤努力。
  • 正始:指文學的正統或高雅風格。
  • 真調:真正的風格或情感。
  • 脫鉛華:擺脫俗氣,指作品清新脫俗。
  • 世業:家族的傳統或事業。
  • 聞孫:有名望的子孫。
  • 芳蘭:比喻美好的品質或才華。
  • 不妄芽:不隨便發芽,比喻不輕易顯露才華。

繙譯

盡琯經歷的事情不平凡,但你的文學才華值得誇贊。 婆婆和媳婦都保持了高尚的雙重節操,你的詩歌作品屬於大家之列。 你費盡心思追求文學的正統風格,作品真摯脫俗。 家族的傳統事業有名望的子孫繼承,美好的才華不輕易顯露。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某位文學家的才華和高尚品德。詩中,“遭逢雖不造,文採獨堪誇”一句,既表達了詩人對主人公經歷的同情,又對其文學才華給予了高度評價。後文通過對“姑婦成雙節”和“詩篇屬大家”的描述,進一步強調了主人公家族的節操和其文學成就。最後兩句則預示了家族事業和才華的美好未來,表達了對主人公及其家族的深切敬意和美好祝願。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