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柳

絕域誰相賞,阿那自得名。 葉間穿舊箭,原上列新營。 白日風枝折,殘春雪眼明。 南朝大司馬,空復涕金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絕域:偏遠的地方。
  • 阿那:婀娜,形容姿態柔美。
  • 穿舊箭:指柳葉間彷彿穿過了舊時的箭矢。
  • 原上:平原之上。
  • 列新營:排列着新的軍營。
  • 白日:白天。
  • 風枝折:風吹折了柳枝。
  • 殘春:春末。
  • 雪眼明:形容柳絮飄落,如同雪片般清晰可見。
  • 南朝:指中國歷史上的南朝時期。
  • 大司馬:古代官職名,掌管軍事。
  • 涕金城:在金城(地名)流淚。

翻譯

在偏遠的地方,誰會欣賞這婀娜的柳樹,它卻自然地贏得了名聲。 柳葉間彷彿穿過了舊時的箭矢,平原上排列着新的軍營。 白天的風吹折了柳枝,春末時節,柳絮飄落如同雪片般清晰可見。 南朝的大司馬,空自在金城流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柳樹的孤獨與堅韌,通過「絕域」、「穿舊箭」、「列新營」等意象,展現了邊疆的荒涼與戰爭的痕跡。詩中「白日風枝折,殘春雪眼明」一句,既表現了自然環境的嚴酷,又隱喻了邊疆生活的艱辛。結尾提及「南朝大司馬,空復涕金城」,則透露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邊疆將士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生活的深刻體驗和對歷史的深沉思考。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