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忠銘太史贈韻

· 郭棐
金臺秋月傍檐明,尊酒勞君子夜傾。 臥郡汲生元近戇,登樓王粲有高名。 瓊花自解憐芳色,玉笛那堪咽別聲。 此去思君何處所,暮雲江樹總關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金台:指高台。
  • 尊酒:指美酒。
  • 勞君:勞煩君子,指王忠銘。
  • 子夜:半夜。
  • 汲生:指汲黯,漢代名臣,以直言敢諫著稱。
  • :原本。
  • (gàng):愚直,剛直。
  • 登樓王粲:指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登樓作賦,有高名。
  • 瓊花:指美麗的花朵。
  • 玉笛:指玉制的笛子。
  • 咽別聲:指笛聲悲咽,似在訴說離別之情。
  • 暮雲江樹:指傍晚時分的雲彩和江邊的樹木。
  • 關情:牽動情感。

繙譯

在高台上的鞦月照亮了屋簷,我在此深夜裡以美酒款待君子。 汲黯本性剛直,而登樓作賦的王粲享有盛名。 美麗的花朵自知憐愛自己的芳容,玉笛卻難以承受那悲咽的離別之聲。 此去思唸君子,何処是我的心之所曏?傍晚的雲彩和江邊的樹木,都牽動著我的情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夜與君子共飲的場景,通過對汲黯和王粲的典故引用,表達了作者對直諫之士和文學才子的敬仰。詩中“瓊花”與“玉笛”的意象,既展現了自然之美,又隱喻了離別的哀愁。結尾的“暮雲江樹”則深化了詩人對君子離去的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