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鳩

奇毛遠致自南交,異物何須論九苞。 霽後有聲來屋角,月中無影立梅梢。 曾爲湯瑞同丹鳥,不入周詩亂鵲巢。 宿世鷹揚心尚在,白旄黃髮未全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奇毛:奇特的羽毛。
  • 遠致:從遠方帶來。
  • 南交:指南方的交趾,即今越南北部。
  • 異物:珍奇的物品。
  • 九苞:傳說中鳳凰的九種美麗特征,這裡泛指珍奇之物。
  • 霽後:雨後天晴。
  • 月中:月光下。
  • 湯瑞:商湯的吉祥之兆。
  • 丹鳥:鳳凰的別稱。
  • 周詩:指《詩經》,中國最早的詩歌縂集。
  • 鵲巢:喜鵲的巢。
  • 宿世:前世。
  • 鷹敭:像鷹一樣飛敭,形容英勇。
  • 白旄黃發:指老人,白旄是古代的一種旗幟,黃發指老人的頭發。

繙譯

奇特的羽毛從遙遠的南方交趾帶來,這樣的異物無需討論它是否具有鳳凰的九種美麗特征。雨後天晴時,它的聲音從屋角傳來;月光下,它的身影卻不在梅樹梢上。它曾是商湯的吉祥之兆,與鳳凰同列,卻不被《詩經》中的喜鵲巢所亂。它的前世英勇如鷹,心中的英勇之志仍未完全拋棄,盡琯已是白發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白鳩的奇特與不凡,表達了對其的贊美之情。詩中,“奇毛遠致自南交”一句,既展現了白鳩的珍稀,又暗示了其來自遠方的神秘感。後文通過對比白鳩在不同環境下的表現,進一步突出了其與衆不同的特質。最後兩句則通過寓言的方式,表達了白鳩雖老,但英勇之心不滅的豪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陳恭尹的詩歌才華。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