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喻歌四首

放馬在大野,草淺馬騰躍。 鐵作身上衣,明朝爲君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企喻歌:一種古代的歌謠形式,常用於表達豪邁或激昂的情感。
  • 陳恭尹:明代詩人,生平不詳。
  • 騰躍:跳躍,形容馬匹活躍。
  • 鐵作身上衣:比喻戰士穿着鐵甲,意味着準備戰鬥。
  • 明朝:明天早晨,這裏指即將到來的戰鬥時刻。
  • :指君主或指揮官。

翻譯

放馬在大野,草淺馬騰躍。 鐵作身上衣,明朝爲君着。

翻譯爲現代文: 在大草原上放馬,草雖淺,馬兒卻歡快地跳躍。 鐵甲如同身上的衣裳,明天早晨,我將穿上它,爲君而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簡潔有力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戰士準備出征的畫面。詩中「放馬在大野,草淺馬騰躍」展現了草原的廣闊和馬匹的活力,象徵着戰士的英勇和自由。後兩句「鐵作身上衣,明朝爲君着」則直接表達了戰士的忠誠和決心,預示着即將到來的戰鬥。整首詩充滿了豪邁和激昂的情感,體現了戰士對君主的忠誠和對戰鬥的渴望。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