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書懷寄輔曇上人

自憐頭白遠棲棲,訪舊沿洄楚水西。 憶別正看楊柳長,愛行那聽鷓鴣啼。 心從章貢諸灘下,手待匡廬五老攜。 誰似輔公年未艾,高高茅屋絕攀躋。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湖口:地名,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書懷:抒發情懷。
  • 輔曇上人: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僧侶。
  • 自憐:自我憐憫。
  • 頭白:頭髮變白,指年老。
  • 遠棲棲:遠行,棲棲指行走不安的樣子。
  • 訪舊:尋訪舊友。
  • 沿洄:沿着水流。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
  • 楊柳長:楊柳枝條長長,常用來象徵離別。
  • 鷓鴣啼:鷓鴣的叫聲,常用來象徵離別或思鄉。
  • 章貢:指江西省的章江和貢江,兩江在贛州匯合成爲贛江。
  • 匡廬:指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
  • 五老:指廬山五老峯。
  • 輔公:指輔曇上人。
  • 未艾:未老,年輕。
  • 茅屋:簡陋的房屋,常用來指隱居之所。
  • 攀躋:攀登,上升。

翻譯

我自憐頭髮已白,卻仍在遠方不安地行走,沿着楚水的西岸尋訪舊友。回憶起與你的分別,正是楊柳枝條長長的時候,我喜愛行走,卻無法忍受鷓鴣的啼叫。我的心隨着章貢江的急流而下,手卻期待着匡廬山的五老峯能攜我同行。誰能像輔曇上人那樣年輕,高高住在難以攀登的茅屋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自憐頭白遠棲棲」一句,既表達了作者對年華老去的感慨,又暗示了旅途的艱辛。通過「楊柳長」和「鷓鴣啼」的意象,強化了離別的情感。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抒發了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