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樽石生子詩以柬之

鶴攢丹頂雛方得,鬆結虯枝子正生。 鼎畔金銀鐫福字,房中父母協官名。 預知冬月初勤讀,便返南陽晚足耕。 未曉紅顏歡幾許,東門飛鵲報西城。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鶴攢丹頂:鶴聚集在紅色的頭頂上,比喻孩子出生。
  • 虯枝:彎曲的樹枝。
  • 鼎畔:鼎的旁邊,鼎是古代的烹飪器具,這裏可能指家中的重要位置。
  • 鐫福字:刻有「福」字的裝飾。
  • 房中父母:家中的父母。
  • 協官名:協商決定孩子的名字。
  • 南陽:地名,今河南省南陽市,這裏可能指詩人的家鄉。
  • 紅顏:年輕女子,這裏指孩子的母親。
  • 東門飛鵲:東門外的喜鵲,喜鵲在中國文化中象徵好消息。
  • 報西城:向西城報告好消息。

翻譯

鶴羣聚集在紅色的頭頂,雛鳥剛剛出生;松樹上彎曲的樹枝,正是結子的時節。 家中的鼎旁裝飾着刻有「福」字的金銀,父母在房中協商決定孩子的名字。 預知冬月之初,孩子將勤奮讀書;不久後便返回南陽,晚上足夠耕作。 不知孩子的母親歡欣幾許,東門外的喜鵲飛向西城,報告這喜訊。

賞析

這首詩是陳子升爲祝賀汪樽石生子而作。詩中通過「鶴攢丹頂」和「鬆結虯枝」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新生命的誕生。詩的後半部分則通過家中的喜慶裝飾和父母的喜悅,展現了家庭的幸福和未來的美好期望。最後兩句通過喜鵲報喜的意象,傳達了詩人對這一喜事的祝賀和對未來的美好祝願。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溫馨,充滿了對新生命的熱烈歡迎和對家庭幸福的深切祝福。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