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曠圓大師結夏羅浮次見贈韻

此去無煩遇葛洪,欲移靈鷲峙南中。 藏身自會神龍變,開口當令啞虎通。 泉喜獨探過夏伏,衲留人補待秋風。 飛雲絕頂勞相寄,昏黑擎將曉日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結夏:佛教用語,指僧人在夏季進行的修行活動。
  • 羅浮:山名,位於廣東省,是中國道教名山之一。
  • 葛洪:東晉時期的道教學者、煉丹家,曾在羅浮山修煉。
  • 靈鷲:山名,位於印度,是佛教聖地之一。
  • :聳立。
  • 神龍變:比喻變化莫測,出自《莊子》。
  • 啞虎:比喻沉默寡言的人。
  • 過夏伏:指夏季最熱的時期。
  • :僧衣,這裏指僧人。
  • 飛雲:形容山峯高聳入雲。
  • 昏黑:形容天色暗淡。
  • :舉,託。

翻譯

你此去羅浮山,無需再遇到像葛洪那樣的道士,你希望將靈鷲山的精神移植到南中國。你藏身自會像神龍一樣變化莫測,開口說話應當能讓沉默寡言的人也能理解。你獨自探尋泉水,享受着超過夏季最熱時期的清涼,等待秋風來臨時,你的僧衣將被補好。在飛雲絕頂之處,你勞煩相寄,即使天色昏黑,你也能托起曉日的紅光。

賞析

這首詩是陳子升送別曠圓大師前往羅浮山修行時所作。詩中,陳子升表達了對曠圓大師修行成果的期待,以及對其高尚品格的讚美。通過比喻和象徵,如「神龍變」、「啞虎通」,詩人描繪了曠圓大師的智慧和影響力。同時,詩中的「飛雲絕頂」和「擎將曉日紅」等意象,展現了大師超凡脫俗的境界和光明的前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修行者的敬仰和對修行生活的嚮往。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