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

東吳初建國,四海此來同。 地跨六朝盛,江連三輔雄。 玉墀留夜月,金殿鎖春風。 正睹周基茂,千齡詠鎬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東吳:三國時期的吳國,這裏指南京。
  • 四海:指全國各地。
  • 六朝:指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都曾在南京建都。
  • 三輔:古代京城附近的三個行政區,這裏指京城地區。
  • 玉墀:玉石鋪成的臺階,這裏指皇宮的臺階。
  • 金殿:指皇宮中的宮殿。
  • 周基:指周朝的基業,這裏比喻國家的根基。
  • 千齡:千年,比喻長久。
  • 鎬豐:指周朝的都城鎬京和豐京,這裏比喻國家的繁榮昌盛。

翻譯

東吳最初建國時,全國各地的人們都匯聚於此。 這片土地曾經是六朝的繁榮之地,長江連通着京城地區的雄偉。 皇宮的臺階上留有夜月的光輝,金色的宮殿鎖住了春風的溫暖。 正見證着周朝基業的茂盛,千年的時光詠歎着鎬京和豐京的繁榮。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京作爲古都的輝煌歷史和繁榮景象。通過「東吳初建國」、「六朝盛」、「三輔雄」等詞句,展現了南京深厚的歷史底蘊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詩中「玉墀留夜月,金殿鎖春風」以華麗的意象描繪了皇宮的壯麗與神祕,表達了對古都繁榮的讚美。結尾的「周基茂」、「千齡詠鎬豐」則寄寓了對國家長久繁榮的美好祝願。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