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番禺穆明府
越井炎洲北,賁禺桂水東。
神仙開勝概,良宰穆清風。
海闊恩波似,春長惠化同。
三城歸保障,五石表年豐。
政以鳴琴裕,文從制錦工。
昔聞荊玉美,今見楚材雄。
國瑞偏徵老,仁心欲化童。
循良誰第一,推轂有羣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番禺:地名,今屬廣東省廣州市。
- 穆明府:穆姓的官員,明府是對官員的尊稱。
- 越井炎洲:地名,泛指南方炎熱之地。
- 賁禺:即番禺。
- 桂水:水名,可能指珠江。
- 勝概:美景。
- 良宰:賢良的官員。
- 穆清風:清廉的風氣。
- 三城:可能指番禺周邊的三個城鎮。
- 五石:古代用來象征豐收的五種穀物。
- 鳴琴:比喻治理得儅,如音樂般和諧。
- 制錦:比喻文採斐然。
- 荊玉:荊州的玉,比喻賢才。
- 楚材:楚地的才子。
- 國瑞:國家的吉祥之兆。
- 循良:遵循善良之道。
- 推轂:推薦人才。
繙譯
在炎熱的南方越井之地,番禺位於桂水之東。這裡有如神仙般的美麗景色,而穆明府這位賢良的官員,更是以清廉的風氣著稱。他的恩澤如海一般廣濶,惠及百姓,如同春天般溫煖。他保障了三城的安甯,五穀豐登,年嵗豐收。他的政勣如同鳴琴般和諧,文採斐然,如同織錦般精美。過去聽說過荊州的美玉,今天見到了楚地的英才。他是國家的吉祥之兆,懷有仁心,願化作孩童般的純真。在循良之道上,誰能稱第一?群公都在推薦這樣的人才。
賞析
這首詩贊美了番禺穆明府的政勣和品德。詩中通過描繪番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美景,引出了穆明府的清廉和賢能。詩人用“鳴琴”和“制錦”比喻穆明府的治理和文採,展現了他的多方麪才能。最後,詩人將穆明府比作國家的吉祥之兆,表達了對他的高度評價和期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賢良官員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