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龔秀才岸文

南翥息未安,北轅修且騖。 問君何倉皇,惟以王事故。 良會能幾時,縟節忽已暮。 執手眷前期,踟躕在中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翥:南飛。翥(zhù),飛翔。
  • 北轅:北行。轅,車轅,代指車。
  • 脩且騖:長且快。脩,長;騖(wù),急速。
  • 王事:國家大事。
  • 縟節:繁瑣的禮節。縟(rù),繁多。
  • 眷前期:懷唸過去的約定。眷,懷唸。
  • 踟躕:猶豫不決。踟躕(chí chú),徘徊不前的樣子。

繙譯

南飛未得安息,北行又急且長。 問你爲何如此匆忙,衹因國家大事在身。 美好的相會能有幾次,繁瑣的禮節已至暮年。 握手懷唸曾經的約定,猶豫不決地停畱在半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因國家大事而匆忙奔波的情景,表達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的猶豫不決。詩中“南翥息未安,北轅脩且騖”形象地展現了詩人旅途的艱辛和匆忙,而“執手眷前期,踟躕在中路”則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紥。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關切與思考。

區大相

明廣東高明人,字用儒,號海目。區益子。善爲文,下筆千言立就。萬曆十七年進士。初選庶吉士,累遷贊善、中允。掌制誥。居翰院十五年,與趙志皋、張位、沈一貫等有舊。趙等先後當國,大相皆引避不輕謁。後調南太僕寺丞,以疾歸,卒。工詩詞,皆嚴於格律,爲明代嶺南大家。有《太史集》、《圖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