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伏波將軍祠

白鷺低飛繞漢旗,烏蠻灘上伏波祠。 雲臺極望懸天闕,銅柱經營出地維。 古柏來風呼罔象,叢茅搖火獵委蛇。 金裝下粵空談笑,薏苡明珠豈免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è):拜訪,蓡拜。
  • 伏波將軍:古代將軍的一種稱號,這裡指東漢名將馬援。
  • 烏蠻灘:地名,位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
  • 銅柱:古代用於標記邊界或重要地點的柱子。
  • 地維:地之四角,指邊疆。
  • 罔象:古代傳說中的水怪。
  • 委蛇(wēi yí):古代傳說中的蛇。
  • 薏苡(yì yǐ):一種植物,其果實可食用。
  • 明珠:珍貴的寶石。

繙譯

白鷺低飛,環繞著漢旗,在烏蠻灘上的伏波祠前。 遙望雲台,倣彿懸掛在天闕之上,銅柱標志著邊疆的經營。 古柏間傳來風聲,似乎在呼喚水怪罔象,叢茅搖曳著火光,倣彿在獵捕傳說中的蛇委蛇。 金裝戰士下粵,衹是空談笑語,而薏苡與明珠,又怎能免於猜疑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伏波將軍祠的景象,通過白鷺、漢旗、雲台、銅柱等意象,展現了邊疆的遼濶與歷史的厚重。詩中“古柏來風呼罔象,叢茅搖火獵委蛇”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和想象,增添了神秘色彩。結尾的“金裝下粵空談笑,薏苡明珠豈免疑”則暗含了對歷史英雄的緬懷與對現實政治的隱憂。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