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心亭

碧天爲上下,中結一茅茨。 柱以蘢蔥竹,環栽白玉枝。 人來橋影報,風過水紋知。 有客倦方倚,鸞聲還喚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澱心亭:亭子的名稱,可能位於水邊或湖中。
  • 蘢蔥:形容竹子茂盛的樣子。
  • 白玉枝:比喻白色的花朵或枝條,顯得純潔而美麗。
  • 鸞聲:指美妙的鳥鳴聲,這裏特指鸞鳥的叫聲,鸞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徵着吉祥和美好。

翻譯

碧藍的天空作爲亭子的上下背景,中間搭建了一座簡樸的茅草亭。 亭子的柱子是用茂盛的竹子製成,周圍環繞着潔白如玉的花枝。 人們經過時,橋的影子似乎在報告;微風拂過,水面的波紋彷彿在告知。 有客人疲倦地倚靠在亭中,美妙的鳥鳴聲響起,不知在呼喚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自然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亭子的環境與氛圍。詩中「碧天爲上下,中結一茅茨」展現了亭子的位置與構造,而「柱以蘢蔥竹,環栽白玉枝」則進一步以竹子和白花點綴亭子的周圍,增添了自然的清新與雅緻。後兩句通過橋影和風過水麪的描寫,傳達出一種靜謐中的動感,最後以客人的疲倦和鸞鳥的鳴叫作爲結尾,留下了一絲神祕與遐想,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感受到那份寧靜與美好。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