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嶽篇祝嵩山兵憲
咄哉豪傑不復見,武功文德難兼擅。
書生不解治戎行,壯士何曾知筆硯。
乾坤血戰四十秋,風雲慘澹生公侯。
攀龍附鳳各有以,乘風破浪公無儔。
獨向軍前建奇策,落落數言終滅賊。
奪其所恃用吾長,狡窟雖多隨手得。
賦詩橫槊古稱雄,今日天南又見公。
馬前露布無停筆,陣上穿楊自引弓。
建節粵臺明繡獬,六載深仁翔嶺外。
白首承歡錦晝歸,丹書寵錫金橫帶。
允文允武此其人,爲孝爲忠萃一身。
尹也清風慚吉甫,敬歌維嶽頌生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咄哉:感歎詞,表示驚訝或贊歎。
- 豪傑:傑出的人物。
- 武功文德:指軍事才能和文治才能。
- 治戎行:治理軍隊。
- 風雲慘澹:形容時侷動蕩,氣氛隂沉。
- 攀龍附鳳:比喻依附權貴以求上進。
- 乘風破浪:比喻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 狡窟:狡猾的藏身之処。
- 賦詩橫槊:指在戰場上既能寫詩又能戰鬭。
- 露佈:古代軍事文書,用於傳遞軍情。
- 建節:指建立功勛。
- 綉獬:指綉有獬豸圖案的官服,象征權力。
- 翔嶺外:比喻在邊遠地區建立功勛。
- 丹書寵錫:指皇帝賜予的紅色文書和賞賜。
- 金橫帶:指金制的腰帶,象征榮譽。
- 允文允武:指文武雙全。
- 爲孝爲忠:指孝順和忠誠。
- 吉甫:古代賢臣的名字,這裡用作自謙。
- 維嶽:指高山,比喻偉大的功勣。
- 生申:指誕生。
繙譯
哎呀,傑出的英雄人物不再出現,文治武功難以兼備。書生不懂治理軍隊,壯士又何曾知曉筆墨之事。天地間經歷了四十年的血戰,風雲變幻,氣氛隂沉,誕生了許多公侯。有人依附權貴以求上進,有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而您卻獨自在軍前提出奇策,寥寥數語便能消滅敵人。利用我們的長処,奪取敵人的優勢,雖然敵人藏身之処衆多,但隨手可得。古時候,能在戰場上賦詩又能戰鬭的人被稱爲英雄,今天在南方又見到了您。馬前不停書寫軍事文書,戰場上自如地引弓射箭。在邊遠地區建立功勛,穿著綉有獬豸圖案的官服,六年來深得民心。白發蒼蒼卻能享受白天的榮光,皇帝賜予紅色文書和金制腰帶。文武雙全,孝順和忠誠集於一身,這樣的人正是您。我雖自謙不如古代賢臣吉甫,但仍敬珮地歌頌您的偉大功勣,如同高山般崇高,慶祝您的誕生。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一位文武雙全、功勛卓著的英雄人物。詩中通過對比書生與壯士的不同,突出了主人公的全麪才能。同時,通過描述其在戰場上的英勇與智謀,以及在政治上的成就,展現了其非凡的領導力和影響力。最後,詩人以高山比喻其偉大功勣,表達了對這位英雄的深深敬仰和慶祝其誕生的喜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文人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陳恭尹的其他作品
- 《 發閩中向匡廬寄蔡艮若 》 —— [ 明 ] 陳恭尹
- 《 送王紫詮使君觀察川南兼以爲壽 》 —— [ 明 ] 陳恭尹
- 《 同王礎兄自端州還晚成堂何孟門已先至夜坐有詩次韻二首 》 —— [ 明 ] 陳恭尹
- 《 送董無休歸會稽歌二首 其一 》 —— [ 明 ] 陳恭尹
- 《 雨中過林立人所寓許將軍署齋詠庭前英石 》 —— [ 明 ] 陳恭尹
- 《 過楊伊水西郊草堂因送之遊吳越 》 —— [ 明 ] 陳恭尹
- 《 送張南士歸山陰 》 —— [ 明 ] 陳恭尹
- 《 韶石歌韶州陳使君席上賦 》 —— [ 明 ] 陳恭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