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別張默庵
世人日相見,杳若不相識。如何別君三十年,此心只是長相憶。
去歲書來自桂州,望之不至增離憂。今年望極思稍輟,東風忽枉禺山轍。
相看一笑在舟中,彷彿蕪關往時別。舳艫千里大江秋,祖生擊楫橫中流。
澄清之志一不遂,拂衣高蹈輕王侯。洞庭之南幽州北,處處江山寄遊跡。
井蛙所見將無同,腐鼠相逢唯一嚇。先生掉頭不與言,世間雷電徒轟奔。
昆崙岡頭三日火,白玉皎皎無燒痕。獨抱禪心臥山月,居士身中常說法。
已回火宅作清涼,尚有冰霜存鬢髮。百日江城共起居,平生不樂更何如。
願移茅屋來相就,溪水長竿並釣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杳 (yǎo):深遠,不見蹤影。
- 桂州:地名,今廣西桂林。
- 禺山: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廣東一帶的山。
- 蕪關:地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關口或地方。
- 舳艫 (zhú lú):指船隻。
- 祖生:指祖逖,東晉名將,曾擊楫誓師北伐。
- 擊楫 (jī jí):敲打船槳,比喻決心。
- 橫中流:橫渡江河的中央。
- 澄清:指澄清天下,恢復秩序。
- 拂衣:拂袖而去,表示決絕。
- 高蹈:指隱居。
- 昆崙 (kūn lún):即崑崙山,古代神話中的神山。
- 禪心:禪定的心境。
- 火宅:佛教用語,比喻煩惱的世界。
- 冰霜:比喻堅貞不屈的性格。
- 鬢髮:指頭髮,特指靠近耳朵的部分。
翻譯
世人雖然日日相見,卻如同不相識一般遙遠。與君分別三十年,心中只有長久的回憶。去年從桂州寄來書信,盼望相見卻未能如願,增添了離別的憂愁。今年盼望稍減,春風忽然傳來禺山的消息。相視一笑在船中,彷彿回到了蕪關往時的別離。千里大江秋色中,船隻如祖生擊楫橫渡中流,澄清天下的志向未能實現,便拂袖隱居,輕視王侯。洞庭湖南至幽州北,處處江山留下游蹤。井蛙的見識或許相同,腐鼠相逢只是一聲驚嚇。先生轉身不與言,世間雷電轟鳴奔騰。崑崙山頭三日火光,白玉依舊皎潔無瑕。獨抱禪心臥于山月之下,居士身中常說法。已將火宅轉爲清涼,鬢髮間仍存冰霜。百日江城共起居,平生不樂又何如。願移茅屋來相就,溪水長竿並釣魚。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久別重逢的友人張默庵的深情回憶和感慨。詩中通過對比世人的日常相見與自己與張默庵的長期分離,突出了友情的珍貴。詩人在描述與友人的重逢時,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舳艫千里大江秋」、「祖生擊楫橫中流」等,展現了壯闊的背景和堅定的志向。後文則轉向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以及對友人清高品格的讚美。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