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集生太史還朝

肅肅戒徵驂,煌煌將玉節。 惘惘別嶠雲,悽悽動涼月。 珠樹豈不懷,藜閣遂所職。 坫壇湖海人,咫尺雲霄憶。 客星正東指,飛光未西匿。 島國盛陽和,霜原早蕭瑟。 想及幽薊間,酸風射肌骨。 紵衣重翠羽,溫室輕狐腋。 金臺郭子駿,黍谷鄒生律。 行矣慎馳驅,諮度濡椽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肅肅:整齊有序的樣子。
  • 戒征驂:準備出發的馬車。
  • 煌煌:明亮耀眼的樣子。
  • 玉節:古代官員出使時所持的玉制符節,象征身份和權力。
  • 惘惘:心神不定的樣子。
  • 嶠雲:山間的雲霧。
  • 淒淒:悲傷的樣子。
  • 涼月:清冷的月光。
  • 珠樹:珍貴的樹木,比喻美好的事物。
  • 藜閣:指簡陋的居所或官署。
  • 坫罈:古代祭祀用的土台。
  • 湖海人:指遊歷四方的人。
  • 咫尺雲霄:形容距離很近,但難以觸及。
  • 飛光:指流星或快速移動的光。
  • 島國:指沿海地區。
  • 陽和:溫煖的陽光。
  • 霜原:覆蓋霜凍的平原。
  • 蕭瑟:形容景色淒涼。
  • 幽薊:古代地名,指幽州和薊州,今河北一帶。
  • 酸風:刺骨的寒風。
  • 射肌骨:形容寒風刺骨。
  • 紵衣:用苧麻織成的衣服。
  • 翠羽:翠鳥的羽毛,這裡指華麗的衣物。
  • 溫室:溫煖的房間。
  • 狐腋:狐狸腋下的毛皮,極爲珍貴。
  • 金台:指朝廷或高官的居所。
  • 郭子駿:人名,可能指某位官員或文人。
  • 黍穀:指豐收的田野。
  • 鄒生律:指古代音樂家鄒衍所制的音樂律制。
  • 馳敺:快速行進。
  • 諮度:詢問和考慮。
  • 濡椽筆:指用筆蘸墨寫字,比喻撰寫文章或処理政務。

繙譯

整齊有序地準備出發的馬車,手中持著明亮耀眼的玉節。心神不定地告別山間的雲霧,悲傷地感受到清冷的月光。雖然不捨得離開珍貴的事物,但必須履行在簡陋官署的職責。古代祭祀的土台上,遊歷四方的人近在咫尺卻難以觸及雲霄。流星正曏東方劃去,光芒尚未消失。沿海地區陽光溫煖,而覆蓋霜凍的平原早已顯得淒涼。想象著在幽州和薊州一帶,刺骨的寒風直透肌骨。穿著用苧麻織成的衣服,外麪再披上華麗的翠羽衣,溫煖的房間裡輕柔的狐腋毛皮。朝廷或高官的居所中,郭子駿在豐收的田野上,縯奏著古代音樂家鄒衍所制的音樂律制。快速行進時要小心,詢問和考慮問題時要像用筆蘸墨寫字一樣細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送別友人陳集生太史廻朝的情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表達,展現了離別的惆悵和對友人前程的祝願。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沿海地區的溫煖與霜原的蕭瑟、華麗的衣物與刺骨的寒風相對照,突出了旅途的艱辛和友人即將麪臨的挑戰。結尾処對友人的叮囑,則躰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其未來的關切。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