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唐安寺尋蒙惠二泉

山桃吐火柳含煙,二月橋光更可憐。 翠幕不遮江漢女,銀罌爭挈惠蒙泉。 空聞桂楫滄浪詠,實少蓴絲罨畫船。 乞與軍持那得盡,只應飲馬過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山桃:山中的桃樹。
  • 吐火:形容桃花盛開,如火如荼。
  • 柳含煙:柳樹被輕煙籠罩,形容春天早晨的景象。
  • 橋光:橋上的光影。
  • 可憐:可愛。
  • 翠幕:綠色的帷幕,比喻綠樹成蔭。
  • 江漢女:指江漢地區的女子。
  • 銀罌:銀製的小瓶,用於盛水或酒。
  • 爭挈:爭相攜帶。
  • 惠蒙泉:地名,指惠泉和蒙泉,兩處泉水。
  • 桂楫:桂木製成的船槳,代指船。
  • 滄浪:水名,也泛指江湖。
  • 實少:確實少有。
  • 蓴絲:蓴菜的絲,蓴菜是一種水生植物。
  • 罨畫船:裝飾華麗的船。
  • 軍持:佛教用語,指僧侶用的水瓶。
  • 流年:流逝的時光。

翻譯

山中的桃花如火般盛開,柳樹被輕煙籠罩,二月的橋上光影更加可愛。綠樹成蔭無法遮擋江漢的女子,她們爭相攜帶銀瓶去取惠蒙泉水。雖然很少聽到有人吟詠江湖之歌,實際上也少有裝飾華麗的船隻。僧侶用的水瓶怎能裝得盡,只能飲馬度過流逝的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山中桃花盛開、柳樹含煙的美景,以及橋上光影的可愛。詩中通過「山桃吐火」、「柳含煙」等生動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與活力。後半部分則通過「江漢女」、「銀罌爭挈」等細節,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利用。結尾的「軍持」、「流年」則帶有一種超脫和淡泊的情懷,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

區懷瑞

明廣東高明人,字啓圖。少有才,爲輔臣趙志皋所重。天啓七年舉人,授當陽縣知縣。時縣邑殘破不堪,蒞任後設義倉,興學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聲。後補平山令,告歸。有《趨庭稿》、《遊燕草》、《遊滁草》等。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