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耿象翁

幹旄將發粵王臺,別思逢秋不易裁。 當世幾人能下士,惟公隨地肯憐才。 珠官異政他年最,薇省新花幾度開。 處處甘棠歌勿剪,有人重望使車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幹旄(gān máo):古代用犛牛尾裝飾的旗子,常用於表示使者或官員的身份。
  • 粵王臺:指廣東的地方,粵是廣東的簡稱。
  • 別思逢秋:分別時的思念在秋天更加難以承受。
  • :處理,這裏指抑制或減輕。
  • 下士:指能夠謙遜地對待士人,即尊重人才。
  • :對耿象翁的尊稱。
  • 憐才:愛惜人才。
  • 珠官:指耿象翁的官職,可能與管理珠寶或貴重物品有關。
  • 異政:特別的政績。
  • 薇省:指中央或高級的政府機構。
  • 新花:比喻新的成就或榮譽。
  • 甘棠:古代傳說中的樹,其下有德政,比喻耿象翁的政績。
  • 勿剪:不要剪除,即希望耿象翁的政績和名聲能夠長久保留。
  • 使車:指使者的車,這裏指耿象翁再次來訪。

翻譯

耿象翁即將帶着裝飾有犛牛尾的旗幟離開廣東,分別時的思念在秋天更加難以抑制。 當今世上,有幾人能夠像您這樣謙遜地對待士人,您總是無時無刻不在愛惜和關懷人才。 您在管理珠寶的職位上有着特別的政績,中央政府裏的新成就也如花朵般不斷開放。 願您的德政如同甘棠樹一樣,不被遺忘,人們都期盼着您再次作爲使者來到這裏。

賞析

這首詩是陳恭尹送別耿象翁的作品,表達了對耿象翁的敬重和對其離別的不捨。詩中,「幹旄將發粵王臺」描繪了耿象翁即將離去的場景,而「別思逢秋不易裁」則抒發了作者在秋天這個容易感傷的季節裏,對離別的深切感受。詩中多次讚美耿象翁的品德和政績,如「惟公隨地肯憐才」和「珠官異政他年最」,顯示了作者對耿象翁的極高評價。結尾的「有人重望使車來」則表達了人們對耿象翁再次到來的期盼,體現了耿象翁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既是對耿象翁的讚美,也是對友誼的珍視。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