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太史典試貴州事竣還都

雙飛鸞鳳翼天居,近典文章出石渠。 夜竹已開多士榜,嶺梅遙度使臣車。 惔焚歲月三秋後,歷亂雲山百戰餘。 此去彤庭知有獻,天涯唯讀治安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典試:主持考試。
  • 太史:古代官名,負責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和天文曆法等。
  • 石渠:古代藏書的地方,這裏指國家圖書館。
  • 多士榜:指考試錄取的名單。
  • 使臣車:指使者出行的車輛。
  • 惔焚:憂慮焦急。
  • 歷亂:經歷混亂。
  • 彤庭:指朝廷。
  • 治安書:指關於國家治理的書籍。

翻譯

你像雙飛的鸞鳳,翅膀覆蓋着天庭,最近負責典籍和文章的工作,出自那藏書的石渠。夜晚,竹製的榜單已經展開,列出了衆多士子的名字;而在遙遠的嶺上,梅花已經開放,迎接使臣的車輛。歲月在憂慮焦急中流逝,三秋之後;雲山之間,經歷了百戰的混亂與餘波。這次你回到朝廷,必定有所貢獻;而在天涯的我,只能閱讀關於國家治理的書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沈太史典試貴州後返回都城的情景,通過「雙飛鸞鳳」、「石渠」、「多士榜」等意象展現了其崇高的地位和職責。詩中「夜竹已開多士榜,嶺梅遙度使臣車」巧妙地將考試的結束與使臣的歸來相結合,表達了對其工作的讚揚和對其歸來的期待。後兩句則通過「惔焚歲月」、「歷亂雲山」等詞語,抒發了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治理的關切。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友人的敬佩和對國家的憂思。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