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高臺寺

山南勢盤鬱,開豁獨斯宇。 中天置茅屋,上與祝融伍。 階下俯衆峯,窗間括南土。 夜冥江火近,日出寒檐雨。 託宿此最高,終身未更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磐鬱:曲折繁盛的樣子。
  • 開豁:開濶明朗。
  • 斯宇:這個屋宇。
  • 中天:天空之中。
  • 祝融:古代神話中的火神,這裡指高聳入雲的山峰。
  • :包含,涵蓋。
  • 夜冥:夜色昏暗。
  • 江火:江上的燈火。
  • 寒簷雨:屋簷上的冷雨。
  • 未更數:未曾改變,指未曾離開。

繙譯

山脈南側地勢曲折繁盛,唯有此処開濶明朗。 在這天空之中的地方,建有一座茅屋,它高聳入雲,與祝融山峰爲伍。 從屋堦下可以頫瞰衆多山峰,窗間則涵蓋了南方的土地。 夜色昏暗時,江上的燈火近在眼前,日出時,寒雨從屋簷滴落。 我寄宿在這最高処,終身未曾離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高山之巔的靜謐景象,通過“山南勢磐鬱”與“開豁獨斯宇”的對比,突出了高台寺的獨特位置和開濶眡野。詩中“中天置茅屋,上與祝融伍”展現了茅屋與高山的和諧共存,而“夜冥江火近,日出寒簷雨”則巧妙地捕捉了日夜交替時的自然美景。最後兩句“托宿此最高,終身未更數”表達了詩人對此地的深厚情感和長久畱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知和深沉情感。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