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高峽同屈翁山聯句二十韻

食霧嘉魚出,含風顧兔搖。 衝寒從鬱水,首路指高要。 入峽乘寒月,依沙候早潮。 榜人愁夢短,漁子恨歌遙。 石束牂牁勢,山分大庾條。 雙厓高易削,半壁漲難消。 上下多猿影,潺湲似鳳簫。 峯留天一角,霞作海孤標。 化石憐貞女,看棋憶古樵。 羚羊潛水裔,鴝鵒閟山椒。 白玉參差筍,丹砂尺寸苗。 霜苞開橘柚,土布卷巴蕉。 金渡龍鬚席,瓊州孔雀翹。 舳艫爭入貢,洲島已全招。 虎豹關門壯,黿鼉窟宅驕。 飛樓淩縹渺,涌塔出雲霄。 建節雄樞府,回巖儼斗杓。 黃門喧鼓吹,赤社盛弓弨。 鱠鯉筵方啓,羹梅味正調。 野人趨宴喜,竟夕倚蘭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食霧嘉魚出:指在霧氣中捕獲的美味魚。
  • 含風顧兔搖:形容風吹動草木,兔子在其中搖擺。
  • 鬱水:地名,指鬱江。
  • 首路:出發的路。
  • 高要:地名,位於今廣東省肇慶市。
  • 榜人:船伕。
  • 牂牁:古地名,位於今貴州省。
  • 大庾:山名,位於今江西省。
  • :同「崖」,山崖。
  • 潺湲:水流聲。
  • 孤標:孤高的風範。
  • 化石:指石頭形狀像人或物。
  • 貞女:指忠貞的女子。
  • 看棋:指觀看棋局。
  • 古樵:古代的樵夫。
  • 羚羊:一種山地動物。
  • 水裔:水邊。
  • 鴝鵒:鳥名,八哥。
  • 山椒:山頂。
  • 參差:不齊的樣子。
  • 霜苞:指橘柚的果實。
  • 土布:用土法織成的布。
  • 巴蕉:芭蕉。
  • 龍鬚席:用龍鬚草編織的席子。
  • 孔雀翹:孔雀開屏的樣子。
  • 舳艫:船隻。
  • 黿鼉:大鱉和豬婆龍。
  • 飛樓:高樓。
  • 縹渺: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涌塔:高聳的塔。
  • 建節:樹立旗幟。
  • 樞府:重要的政府機構。
  • 斗杓:北斗七星的柄。
  • 黃門:宮門。
  • 鼓吹:鼓樂聲。
  • 赤社:紅色的社稷壇。
  • 弓弨:弓弦。
  • 鱠鯉:切細的鯉魚肉。
  • 羹梅:用梅子做的湯。
  • 蘭橈:用木蘭做的船槳。

翻譯

在霧氣中捕獲的美味魚兒跳躍,風吹動草木,兔子在其中搖擺。 從鬱江出發,直指高要。 乘着寒冷的月光進入峽谷,依偎在沙灘上等待早潮。 船伕擔心夢短,漁夫的遺憾歌聲遙遠。 石頭限制了牂牁的氣勢,山峯分隔了大庾的條理。 兩邊的山崖高聳易削,半壁的漲水難以消退。 上下多是猿猴的身影,潺潺的水聲像鳳簫。 山峯留下天空一角,霞光作海孤高的風範。 化石憐憫忠貞的女子,看棋回憶古代的樵夫。 羚羊潛伏在水邊,八哥隱匿在山頂。 白玉般參差不齊的筍,丹砂般尺寸的苗。 霜苞中的橘柚開放,土布捲起的芭蕉。 金渡的龍鬚席,瓊州的孔雀開屏。 船隻爭相入貢,洲島已全招。 虎豹守門雄壯,黿鼉的窟宅驕傲。 飛樓凌駕於縹渺之上,涌塔高出雲霄。 樹立旗幟在雄偉的樞府,回巖儼然如北斗七星的柄。 宮門喧鬧的鼓樂聲,紅色的社稷壇盛大的弓弦。 切細的鯉魚肉宴席正啓,用梅子做的湯味道正調。 野人趨向宴會歡喜,整夜倚靠在木蘭船槳上。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夜在高峽中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詩中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觀和地方特色,如「食霧嘉魚出」、「石束牂牁勢」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壯麗的山水畫卷。同時,詩中也不乏對人文景觀的描繪,如「建節雄樞府」、「黃門喧鼓吹」等,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華與活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人文景觀的讚美。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