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丁勖庵秋江垂釣圖

百年舒捲豈難期,七尺漁竿一釣絲。 不擇水清魚少處,秋江端可鑑鬚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舒捲:指人的命運或境遇的起伏變化。
  • 七尺:古代長度單位,約等於現代的2.3米,這裏指漁竿的長度。
  • 漁竿:釣魚用的竿子。
  • 釣絲:釣魚用的線。
  • :照見。

翻譯

人生百年的起伏變化豈是難以預料的,我手持一根七尺長的漁竿,只用一根釣絲。我選擇在清水魚少的地方垂釣,秋天的江水清澈得足以照見我的鬚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一個秋江垂釣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百年舒捲豈難期」一句,既是對人生多變無常的感慨,也透露出一種隨遇而安的心態。後兩句則通過「不擇水清魚少處」和「秋江端可鑑鬚眉」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垂釣環境的挑剔和對秋江清澈之美的讚美,體現了詩人追求心靈寧靜、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想。

陳恭尹

陳恭尹

明末清初廣東順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峯,號獨漉。陳邦彥子。以父殉難,隱居不仕,自號羅浮半衣。詩與屈大均、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獨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