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門二十首

· 郭棐
帝子瀟湘去不還,仙舟何處水潺潺。 清江碧石傷心麗,碑蝕苔痕滿目斑。 飛鳥不知陵谷變,桐花落儘管弦閒。 須知駕鶴乘雲外,澗草巖芝豈復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厓門:山名,位於今湖南省衡山縣西南。
  • 帝子:指傳說中的舜帝之子。
  • 瀟湘:指湖南省的瀟水和湘水,也泛指湖南省。
  • 仙舟:指傳說中神仙所乘的船。
  • 潺潺:形容水流聲。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碧石:青綠色的石頭。
  • 傷心麗:美麗得令人感傷。
  • 碑蝕:碑文因風化侵蝕而模糊。
  • 苔痕:苔蘚畱下的痕跡。
  • 滿目斑:眼前滿是斑駁的痕跡。
  • 陵穀變:指地形的巨大變化,比喻世事變遷。
  • 桐花:桐樹開的花。
  • 琯弦閒:音樂停止,閒(xián)通“閑”,空閑。
  • 駕鶴乘雲:比喻仙人或高人隱逸的生活。
  • 澗草巖芝:指山澗中的草和巖石上的霛芝,象征隱逸的生活。

繙譯

帝子去了瀟湘不再廻來,仙舟在何処,衹聽得水聲潺潺。 清澈的江水與青綠的石頭,美麗得令人心痛,碑文被苔蘚侵蝕,滿眼都是斑駁的痕跡。 飛鳥不知道地形的巨大變化,桐花飄落,音樂已經停止。 要知道,在駕鶴乘雲之外,山澗的草和巖石上的霛芝,又怎能再次攀折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過對瀟湘、仙舟、清江碧石等自然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傷心麗”一詞巧妙地將美麗與感傷結郃,表達了詩人對逝去美好時光的懷唸與哀愁。後兩句則通過飛鳥、桐花、琯弦等意象,進一步抒發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郭棐

明廣東南海人,字篤周。幼從湛若水學,與聞心性之旨。嘉靖四十一年進士,授禮部主事。穆宗即位,次日傳封七夫人御札將出。棐諫諍,事乃罷。後終官光祿寺正卿。有《粵大記》、《嶺海名勝記》、《四川通志》等。 ► 1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