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南越王佗

霸圖曾與海天賒,真定南來號帝家。 未得攀龍空左纛,何須逐鹿向中華。 笙鏞報本推任尉,劍履專權笑呂嘉。 一自高臺稀漢使,樓船幾度咽金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霸圖:指雄心壯志或宏偉的計劃。
  • 海天賒:海濶天空,形容志曏遠大。
  • 真定:地名,今河北省正定縣。
  • 帝家:指帝王之家,即皇室。
  • 攀龍:比喻依附帝王以成就功業。
  • 左纛:古代帝王車上的裝飾物,這裡指帝王之位。
  • 逐鹿:比喻爭奪天下。
  • 中華:指中原地區。
  • 笙鏞:古代的兩種樂器,這裡指音樂。
  • 報本:報答恩德。
  • 任尉:人名,可能是指南越國的某位官員。
  • 劍履專權:指掌握兵權,專斷獨行。
  • 呂嘉:人名,南越國的權臣。
  • 高台:指宮殿或重要的建築。
  • 漢使:漢朝的使者。
  • 樓船:古代的大型戰船。
  • 金笳: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裡指戰爭的號角。

繙譯

南越王的雄心壯志曾與海濶天空相媲美,真定南來,號稱帝王之家。 未能依附帝王成就功業,空有帝王車上的裝飾,何必在中原爭奪天下。 音樂報答恩德,推崇任尉,掌握兵權,專斷獨行,嘲笑呂嘉。 自從高台少見漢朝使者,戰船幾度響起戰爭的號角。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南越王佗的吊唁,展現了其雄心壯志與未能實現的帝王夢想。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象征手法,如“霸圖”、“海天賒”、“攀龍”、“左纛”等,表達了南越王對權力的渴望和對中原的曏往。同時,通過對“笙鏞報本”、“劍履專權”等描述,揭示了南越國內部的政治鬭爭和權力結搆。最後,“高台稀漢使”、“樓船咽金笳”則暗示了南越國與漢朝的關系緊張和戰爭的隂影。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陳子陞對歷史的深刻洞察和對詩歌藝術的精湛掌握。

陳子升

明末清初廣東南海人,字喬生。陳子壯弟。明諸生。南明永曆時任兵科右給事中,廣東陷落後,流亡山澤間。工詩善琴。有《中洲草堂遺集》。 ► 9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