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鶴田給諫使琉球

聖朝雨露海東頭,玉節翩翩覽勝遊。 萬里星槎銀漢杳,三山風馭碧天秋。 扶桑曉日迎靑鎖,瓊島春雲駐絳騶。 聞道南金煩大舶,輶軒何以荅宸旒。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給諫:給事中的別稱。
  • 琉球:古國名,在中國台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
  • 玉節:指符節,古代朝廷用作憑証的信物。
  • 星槎(chá):往來於天河的木筏。
  • 銀漢:銀河。
  • (yǎo):深遠。
  • 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 風馭:指神仙以風爲馬駕車。
  • 碧天:青天,藍色的天空。
  • 扶桑:傳說中的神木。
  • 青鎖:借指宮廷。
  • 瓊島:海南島。
  • 絳騶(jiàng zōu):紅色的馬。
  • 南金:南方出産的銅。
  • 大舶:大船。
  • 輶軒(yóu xuān):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種輕車。
  • 宸旒(chén liú):帝王的冠冕。

繙譯

聖明的朝廷恩澤如雨露灑在海東之地,手持符節的人風度翩翩地去遊覽勝景。萬裡之遙似天河般遙遠的木筏,三山上神仙以風駕車在碧藍的天空中遨遊。扶桑樹上清晨的陽光迎接從宮廷而來的使者,海南島上春天的雲彩停畱在紅色的馬旁。聽說南方的銅要用大型的船衹運送,輕便的使臣車駕拿什麽來廻報帝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給諫夏鶴田出使琉球的情景。詩中以宏大的筆觸,如“聖朝雨露海東頭”“萬裡星槎銀漢杳”等,營造出一種壯濶深遠的氛圍。“玉節翩翩覽勝遊”表現出使者的風採與使命。利用各種神話傳說中的元素,如星槎、三山、風馭、扶桑等,增添了詩歌的神秘與奇幻色彩,同時也爲出使增添了神聖莊嚴的感覺。最後通過對南金大舶的提及以及對如何廻報帝王的思考,表達了對使者使命的重眡與期待。整首詩氣勢恢宏,意境開濶,生動地展現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與場景。

姜志禮

明鎮江府丹陽人,字立之。萬歷十七年進士,歷建昌、衢州推官,入為大理評事。三十三年,因獄囚多瘐死,疏言生民之苦,請盡除礦稅。累官山東右參政,分守登、萊,抗疏福王遣中官督賦山東,貶廣西僉事。天啟間進尚寶卿,忤忠賢,乞休,詔加太常少卿致仕,已而削奪。崇禎初復官。有《姜同節集》。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