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塘源

· 于石
萬山鬱回合,羣木尤老蒼。 細路百盤折,崎嶇陟羊腸。 涼陰覆峭壁,縈迴澗流長。 綠蘿下百尺,笑挹清泉香。 甘寒試一漱,齒頰凝冰霜。 拂石坐未去,樵叟來我傍。 雲此澗中水,其源來浦陽。 浦陽婺屬邑,亦我父母邦。 欲我飲此水,而不忘故鄉。 叟言起予意,振衣欲飛揚。 便將隨水源,徑度千仞岡。 叟前挽我衣,遲留且勿忙。 吾家隔前坡,林居愧荒涼。 寒醅旋可壓,爲子炊黃粱。 微徑行犖确,柴門隱鬆篁。 推戶拂塵席,延我入中堂。 呼兒出長揖,闊步何蹡踉。 問我從何來,驚顧走欲僵。 屢呼不復出,自起致茶湯。 坐不分賓主,高談到羲皇。 炊煙淡茅屋,勸我飲盡觴。 葫蘆爛鵝鴨,盤飣羅芥姜。 一飽共酣寢,此樂殊未央。 攝衣起謝叟,聽我歌慨慷。 風埃暗宇縣,干戈幾搶攘。 朽骨纏蔓草,呻吟臥殘創。 荒丘奔狐兔,斷礎悲蛩螿。 奔逃不相顧,流離各悽傷。 十年未返業,幾人失耕桑。 而此源中民,熙然獨徜徉。 數家聯聚落,茅茨帶林塘。 笑語聲相聞,隔籬燈火光。 翁嫗各垂白,童稚紛成行。 嫁女必近鄰,生男不行商。 死徙無出境,耕織各有常。 地壚老瓦盆,竹几素木牀。 俗淳器亦古,豈識時世妝。 瓜瓠滿籬落,麻薴翳門牆。 缺竇出雞犬,平坡散牛羊。 豚蹄一盂酒,神休答豐禳。 村謳雜社鼓,醉舞衣淋浪。 晝無悍吏恐,夜無羣盜狂。 生者遂所養,死者得所藏。 其樂有如此,宜與世相忘。 叟前重致詞,爲子言其詳。 使我居華屋,綺疏交洞房。 使我服鮮麗,翠襦繡羅裳。 食必具水陸,飲必酣瓊漿。 出則盛車騎,錦韉紫遊繮。 歸則擁歌吹,粉黛環姬姜。 貴封侯萬戶,富儲粟千倉。 如此豈不樂,患至難豫防。 利者禍之的,何地非戰場。 況有吏椎剝,寧免盜陸梁。 安貧即樂土,多財必遺殃。 人生守常分,世事胡可量。 我聞重嘆息,臨風幾徬徨。 林霏掩蒼翠,回首路杳茫。 遠山銜落日,慘慘塵沙黃。 因思桃源中,人多壽而康。 山深事簡寡,居安俗淳良。 不與外人接,別在天一方。 兒孫自生長,古今任興亡。 世以爲神仙,此說誠荒唐。 平生志遠遊,恨不窮八荒。 去家百里近,絕境見未嘗。 邈與桃源居,異世遙相望。 安知千載下,以我非漁郎。 獨恨無桃花,夾岸搖紅芳。 花落春水漲,一葦或可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回合:環繞。
  • (zhì):登高。
  • 羊腸:形容小路曲折如羊腸。
  • 拂石:輕輕觸碰石頭。
  • 樵叟:砍柴的老者。
  • (wù):古代地名,今浙江一帶。
  • (pēi):未過濾的酒。
  • 犖确 (luò què):形容石頭多且不平。
  • 蹡踉 (qiāng liàng):形容走路不穩。
  • 羲皇:古代帝王,此處指古代。
  • (dìng):堆放食品。
  • 悽傷 (qī shāng):悲傷。
  • (lú):土製的火爐。
  • (hù):葫蘆科植物。
  • (níng):苧麻。
  • 豚蹄 (tún tí):豬蹄。
  • (ráng):祭祀求福。
  • (ōu):歌唱。
  • (jiān):馬鞍下的墊子。
  • 姬姜 (jī jiāng):美女。
  • 椎剝 (chuí bāo):敲打剝取。
  • 陸梁 (lù liáng):跳躍。
  • 杳茫 (yǎo máng):遙遠而模糊。
  • (xián):含着。
  • (wěi):蘆葦。

翻譯

羣山環繞鬱鬱蔥蔥,樹木更顯蒼老。小路曲折百轉,崎嶇難行如羊腸。涼陰覆蓋着陡峭的巖壁,澗水迴旋流淌。綠蘿垂下百尺,彷彿在笑迎清泉的香氣。嘗試漱口,甘甜清涼,彷彿齒頰間凝結了冰霜。輕輕觸碰石頭坐下,不願離去,一位砍柴的老者來到我身旁。他說這澗中的水,源自浦陽。浦陽是婺州的屬縣,也是我的故鄉。他想讓我飲用這水,以不忘故鄉。老者的話激起了我的思緒,我振奮精神,想要隨水源飛越千仞高山。老者卻上前拉住我的衣袖,勸我不要急於離開。他家就在前面的山坡,林中居所雖荒涼卻有愧意。他可以立刻壓榨寒醅,爲我煮黃粱。沿着崎嶇的小徑,柴門隱於松竹之間。推開門,拂去塵席,邀請我進入中堂。呼喚兒子出來長揖,他步履蹣跚,驚慌地問我從何而來。多次呼喚他不再出來,自己起身端來茶湯。坐下不分賓主,高談闊論至古代。茅屋炊煙淡淡,勸我盡飲此杯。葫蘆中爛熟的鵝鴨,盤中堆放着芥菜和姜。一飽之後共寢,此樂無窮。我起身感謝老者,聽我慷慨激昂的歌聲。風塵暗淡,干戈四起。腐朽的骨頭纏繞着蔓草,呻吟聲中躺着殘破的創傷。荒丘上奔跑的狐兔,斷石上悲鳴的蟋蟀。奔逃中無人相顧,流離失所各自悲傷。十年未能返回故業,多少人失去了耕桑。而這裏的居民,卻依然悠然自得。幾家聯結成聚落,茅屋環繞着林塘。笑聲相聞,隔着籬笆可見燈火。老翁老嫗各自垂白,孩童成行。嫁女必近鄰,生男不行商。生死不離境,耕織各有常。地爐老瓦盆,竹几素木牀。風俗淳樸,器物古樸,不知時世妝。瓜瓠滿籬落,麻薴遮門牆。缺口處雞犬相聞,平坡上牛羊散佈。豬蹄一盂酒,神明答謝豐盛的祭祀。村歌雜着社鼓,醉舞衣衫淋漓。白天無悍吏恐嚇,夜晚無羣盜狂亂。生者得以養育,死者得以安葬。其樂有如此,宜與世相忘。老者再次發言,爲我詳細講述。使我居於華屋,綺窗交錯如洞房。使我服飾鮮麗,翠襦繡羅裳。食必具水陸之珍,飲必酣瓊漿。出則盛車騎,錦韉紫遊繮。歸則擁歌吹,粉黛環姬姜。貴封侯萬戶,富儲粟千倉。如此豈不樂,患至難豫防。利者禍之的,何地非戰場。況有吏椎剝,寧免盜陸梁。安貧即樂土,多財必遺殃。人生守常分,世事胡可量。我聞重嘆息,臨風幾徬徨。林霏掩蒼翠,回首路杳茫。遠山銜落日,慘慘塵沙黃。因思桃源中,人多壽而康。山深事簡寡,居安俗淳良。不與外人接,別在天一方。兒孫自生長,古今任興亡。世以爲神仙,此說誠荒唐。平生志遠遊,恨不窮八荒。去家百里近,絕境見未嘗。邈與桃源居,異世遙相望。安知千載下,以我非漁郎。獨恨無桃花,夾岸搖紅芳。花落春水漲,一葦或可航。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逸的山村景象,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細膩刻畫和對村民生活的生動描述,展現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萬山鬱回合,羣木尤老蒼」等句,以景入情,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而「風埃暗宇縣,干戈幾搶攘」等句,則反映了戰亂頻仍、社會動盪的現實,與山村寧靜安詳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最後,作者通過對桃源的嚮往,表達了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超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