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行在

歌斷陽關奏暮笳,東風吹客向京華。 三更舟度淞江月,一路春連上苑花。 地逼星辰黄道近,山環宮殿紫雲斜。 茲遊歸計須宜早,莫遣相思夢繞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 (jiā):中國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樂器,類似笛子。
  • 淞江:即吳淞江,古稱松江或吳江。
  • 上苑: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

繙譯

歌聲停止了《陽關曲》又奏起了暮笳,東風吹拂著客人去往京城。半夜時分船衹行駛在淞江映著月光,一路上春天連著宮苑中的繁花。此地接近星辰逼近黃道,山巒環繞著宮殿紫雲傾斜。這次出遊廻歸的計劃要盡早安排,不要讓相思之夢在心中纏繞家園。

賞析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通過對友人旅途場景的描繪,既表達了送別的情誼,也描繪出京城的莊嚴與美好。詩中“歌斷陽關奏暮笳”描繪了離別的場景,接著寫了友人在東風中前往京城,“三更舟度淞江月,一路春連上苑花”生動地展現了路途的情景和春日的美好氛圍。“地逼星辰黃道近,山環宮殿紫雲斜”則寫出了京城的地理位置和莊嚴氣象。最後提醒友人早做歸計,不要思鄕心切。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語言精致,充分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關愛和祝福。

鄭思肖

鄭思肖

宋末元初詩人、畫家,福州連江(今福建連江縣)人,字所南,號憶翁,一號三外野人。少爲太學上舍生,應博學宏詞科。元兵南下,痛國事日非,叩闕上書,不報。宋亡,隱居吳下(今江蘇蘇州),寄食城南報國寺。坐臥未嘗北嚮,聞北語則掩耳走,誓不與北人交接。善詩。工墨蘭。自易代後,所畫的蘭花,花多葉稀,不畫土根。卒年七十八。其詩多表現懷念故國的濃厚感情,眞摯動人。有詩集《心史》,舊無傳本,明末得自蘇州承天寺井中,有鐵函封緘,世稱「鐵函心史」。另有《鄭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圖詩集》等。 ► 3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