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杯

· 韋莊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拼音

譯文

記得那年那個夜晚,我與謝娘在臨水的池塘邊的花叢下初次相遇。畫簾低垂,攜手暗自約定相會的日期。不忍別離,又不得不分手。 不知不覺殘月將盡,清晨的鶯語已經響起。分手,從此就失掉了音訊。如今都成了異鄉人,想見面恐怕更沒有機會了。

注釋

謝娘:晉王凝之妻謝道韞有文才,後人因稱才女爲“謝娘”。唐·韓翃《送李舍人攜家歸江東覲省》詩:“承顏陸郎去,攜手謝娘歸。” 水堂:臨近水池的堂屋。 相期:相約會。李白《月下獨酌》:“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殘月,謂將落的月亮。唐·白居易《客中月》詩:“曉隨殘月行,夕與新月宿。”宋·柳永《雨霖鈴》詞:“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陳毅《過微山湖》詩:“魯南峯影嵯峨甚,殘月扁舟入畫圖。” 音塵:消息。隔音塵,即音信斷絕。 因:緣由,這裏指機會。

這首詞寫男子對女子的憶念。上片追敘男子與情人初次相見傾心的情景;下片寫男子與女子分別的痛苦畫面及離恨。

賞析

此詞上片以極通俗的語言,寫極歡樂的愛情。“記得”二字,直貫而下。“深夜”是相會的時刻;“水堂西面”的“花下”是相會的地方;“畫簾垂”照映深夜人靜,“攜手”句寫兩情相投。一個“花下”“深夜”的鏡頭,把詞人的思緒,推回到遙遠的過去。“水堂”“簾垂”“攜手”“相期”,低低切切,耳鬢廝磨,情深愛篤,是十分美好的回憶。過去的歡情寫得愈熱烈,此時的心情就顯得愈淒涼,不言悲而悲轉濃,不言愁而愁益深,這就是所謂“以樂景而寫悲”的藝術手法。 下片以無限的惆悵,寫無限的離恨。“曉鶯”承“花下”;“殘月”承“深夜”;“相見更無因”承“攜手暗相期”,句句有着落,層層有照應。歇拍三句,有景有情,以情爲主。“曉鶯殘月”狀離別的悽清環境。“從此”以下,爲別後情狀:人各一方,音信斷絕,無由相見。
韋莊

韋莊

韋莊,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晚唐政治家,詩人。廣明元年(880年)韋莊在長安應舉,黃巢攻佔長安以後,與弟妹失散,浪跡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陽寫有長篇歌行《秦婦吟》。昭宗乾寧元年(894年)進士,曾任校書郎、左補闕等職。乾寧四年(897年),李詢爲兩川宣諭和協使,聘用他爲判官。在四川時爲王建掌書記,蜀開國制度皆莊所定,官至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於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陽。諡文靖。 ► 3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