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四縣:指四方之縣,即全國各地。
- 序:排列有序,指各地的祭祀活動有序進行。
- 簫管:古代的吹奏樂器,這裏指各種樂器。
- 舉:奏起,演奏。
- 堂獻六瑚:在堂上獻上六種瑚(古代祭祀用的玉器)。
- 庭萬八羽:在庭中陳列一萬八千隻羽毛(可能是指裝飾或象徵性的物品)。
- 克禋:能夠誠心祭祀。
- 皇祖:對先祖的尊稱。
- 不顯:不顯揚,不炫耀。
- 洪烈:偉大的功業。
- 永介休祜:永遠享有安寧和福祉。
翻譯
全國各地的祭祀活動有序進行,各種樂器奏起。在堂上獻上六種瑚,庭中陳列一萬八千隻羽毛。先王有典章制度,我們能夠誠心祭祀皇祖。不炫耀偉大的功業,永遠享有安寧和福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宋宗廟中盛大的祭祀場景,通過「四縣既序」和「簫管既舉」展現了全國各地的祭祀活動和樂器的奏響,體現了對先祖的尊敬和紀念。詩中「堂獻六瑚,庭萬八羽」以具體的物品展現了祭祀的莊嚴和隆重。最後兩句「先王有典,克禋皇祖。不顯洪烈,永介休祜」則表達了遵循先王典章,誠心祭祀先祖,不炫耀功業,只求永遠享有安寧和福祉的謙遜與敬祖之情。整首詩語言莊重,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先祖的深切懷念和對國家安寧的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