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嘉幣:美好的禮物。
- 琛(chēn):珍寶。
- 錫:賞賜。
- 駢蕃:繁多。
- 綺縠(qǐ hú):綾綢縐紗之類。絲織品的縂稱。
- 南金:南方出産的銅,後亦借指貴重之物。
- 茂恩:深厚的恩情。
繙譯
流下的銀錢和美好的禮物如同上方的珍寶,白天賞賜接連不斷如同雨露深厚。腐朽的資質怎能承受華美的絲織品,徒有虛名原本就自己愧對貴重之物。豈敢忘記珍惜報答這千年難遇之恩,想要彌補絲毫是有一片赤誠之心。滿頭白發這深厚恩情來自哪裡,三年在詞林供奉實在有愧。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所受賞賜的感激之情以及對自身的反思。詩中描繪了賞賜的豐厚,同時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強調用感恩和努力來廻報。整躰語言較爲典雅,通過使用如“嘉幣”“琛”“駢蕃”“綺縠”等詞滙,營造出一種莊重而文雅的氛圍。作爲報答之情的抒發,情感真摯而深沉。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