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

· 秦觀
雨初歇。簾卷一鉤淡月。望河漢、幾點疏星,冉冉纖雲度林樾。此景清更絕。誰念溫柔蘊結。孤燈暗,獨步華堂,蟋蟀莎階弄時節。 沈思恨難說。憶花底相逢,親贈羅纈。春鴻秋雁輕離別。擬尋個錦鱗,寄將尺素,又恐煙波路隔越。歌殘唾壺缺。 悽咽。意空切。但醉損瓊卮,望斷蔗瑤闕。御溝曾解流紅葉。待何日重見,霓裳聽徹。綵樓天遠,夜夜襟袖染啼血。
拼音

所属合集

#蘭陵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蘭陵王:詞牌名,源於北齊樂府曲,以《蘭陵王入陣曲》爲名。
  • 秦觀:北宋著名詞人,字少遊。
  • 雨初歇:雨剛剛停歇。
  • 簾卷一鉤淡月:窗簾輕輕掀起,映入一彎淡淡的月色。
  • 河漢:銀河,這裏指星空。
  • 冉冉:緩緩地。
  • 纖雲:細小的雲朵。
  • 林樾:樹林的陰影。
  • 蘊結:內心深處的情感積累。
  • 華堂:華麗的大廳。
  • 莎階:長滿莎草的臺階。
  • 沈思:深深的思考。
  • 羅纈(xié):絲織品,這裏指精美的綢緞。
  • 春鴻秋雁:春天的鴻雁,秋天的雁羣,常用來象徵離別。
  • 錦鱗:美麗的魚,比喻書信。
  • 尺素:古代書寫用的長一尺的白絹,借指書信。
  • 煙波路隔越:形容水路遙遠,難以通達。
  • 唾壺:古人喝酒後吐痰的器具,這裏代指酒杯。
  • 蔗瑤闕:形容宮殿的華麗,這裏喻指朝廷或遠方的宮廷。
  • 御溝:宮中的溝渠。
  • 流紅葉:傳說中秋天紅葉隨水流至遠方,象徵離別。
  • 霓裳:唐代宮廷樂曲名,此處可能暗示宮廷生活。
  • 綵樓:裝飾華麗的高樓。
  • 襟袖染啼血:形容極度悲痛,淚如雨下。

翻譯

雨後初晴,窗簾輕輕放下,映入眼簾的是淡淡的月光。仰望星空,稀疏的星星點綴在銀河之上,微雲在林間緩緩移動,景色格外清新脫俗。在這靜謐的夜晚,誰能理解我深藏的溫柔情感?孤獨的燈光下,獨自在大廳漫步,聽着階前莎草間的秋蟲鳴叫。

思緒萬千,卻難以言表。回憶起在花叢中與你的相遇,你親手贈送的精美綢緞,如今只能成爲遙遠的記憶。春去秋來,我們輕易地分離,想要尋找機會寄去書信傳達思念,卻又擔心路途遙遠,音訊難通。酒杯裏的歌聲漸消,心中的遺憾無法填補。

心情悲涼,只願借酒澆愁,遙望遠方的宮殿,希望能再見。曾經的宮牆下,御溝裏流淌着紅葉,象徵着我們的離別。何時才能再次聽到那熟悉的宮廷樂曲《霓裳羽衣曲》?遙不可及的綵樓,每晚都在夢中浸染着我的淚水。

賞析

秦觀的這首《蘭陵王》以雨後月夜爲背景,描繪了一幅寧靜而深情的畫面。詞人通過細膩的筆觸,表達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現實離別的哀傷。"春鴻秋雁輕離別"一句,寓意着人生的聚散無常,詞人試圖藉助書信寄託情感,卻又擔心阻隔。全詞情感深沉,旋律哀婉,展現了詞人的才情和對愛情的執着追求,同時也反映出他對宮廷生活的嚮往和失落。

秦觀

秦觀

秦觀,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北宋詞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宋神宗元豐八年(公元1085年)進士,官至秘書省正,國史院編修官。新黨執政時被排擠,北宋紹聖初年,秦觀被貶爲杭州通判,再貶監處州(浙江麗水)酒稅,又遠徙郴州(湖南郴縣),編管橫州,又徙雷州。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放還,卒於藤州(今廣西藤縣)。秦觀詞多寫男女愛情和身世感傷,風格輕婉秀麗,受歐陽修、柳永影響,是婉約詞的代表作家之一,《宋史》評爲“文麗而思深”;敖陶孫《詩評》說:“秦少游如時女遊春,終傷婉弱。”秦觀亦有詩才,但被自己的詞名所掩,另一方面同時代的詩人蘇軾、黃庭堅、陳師道的表現更突出,以至於“詩名殊不藉藉”。秦觀與張耒、晁補之、黃庭堅幷稱“蘇門四學士”。 ► 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