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蔣員外浙東采木還朝
祗命臨南服,奏功旋上京。
歡聲載後車,玉節光前津。
維皇崇出治,肅肅建清廟。
鬱攸昨肆沴,潭潭付延燎。
皇心軫隆業,起廢屬司空。
掄材匪云易,使君簡宸衷。
維兹浙東南,民窮嵗仍厄。
山空川澤竭,疇堪重兹役。
使君獨垂青,勿緩亦勿期。
上足俾國用,下䘏斯民疲。
民疲不知勞,功成使君去。
青山罣離思,白日照行路。
夙駕不容淹,遺惠何能忘。
願君茂逺猷,萬里永相望。
拼音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爲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賢德而聘請他,文徵明託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爲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爲藩王、中官作畫,任官不久便辭官歸鄉。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爲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其與沈周共創“吳派”。在畫史上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並稱“吳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