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入潼關
曦馭循黃道,星陳引翠旗。
濟潼紆萬乘,臨河耀六師。
前旌彌陸海,後騎發通伊。
勢踰回地軸,威盛轉天機。
是節歲窮紀,關樹蕩涼颸。
仙露含靈掌,瑞鼎照川湄。
沖襟賞臨睨,高詠入京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曦馭(xī yù):指太陽。
- 黃道:太陽在天球上的視運動軌跡。
- 星陳:星辰排列。
- 翠旗:綠色的旗幟,常用於形容軍隊的旗幟。
- 濟潼:地名,指潼關。
- 紆(yū):曲折,這裏指環繞。
- 萬乘(wàn shèng):古代指萬輛兵車,比喻大軍。
- 六師:古代軍隊的編制,這裏指大軍。
- 前旌:前方的旗幟。
- 彌:遍佈。
- 陸海:廣闊的陸地和海洋,比喻地域廣闊。
- 後騎:後方的騎兵。
- 通伊:通往伊水(河流名)。
- 踰(yú):超越。
- 回地軸:地球自轉軸,比喻力量巨大。
- 天機:天命,天意。
- 歲窮紀:歲末,一年的結束。
- 涼颸(liáng sī):涼風。
- 靈掌:指仙人的手掌,比喻神奇。
- 瑞鼎:象徵吉祥的鼎。
- 川湄(chuān méi):河岸。
- 沖襟:胸懷激盪。
- 臨睨(lín nì):俯視。
- 京畿(jīng jī):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翻譯
太陽沿着黃道運行,星辰排列引導着翠色的旗幟。 大軍環繞着潼關,臨近黃河展示着六師的威武。 前方的旗幟遍佈廣闊的陸地和海洋,後方的騎兵向伊水進發。 其勢超越了地球的自轉軸,威力盛大轉變了天命。 這個時節是一年的結束,關隘的樹木在涼風中搖曳。 仙露蘊含着神奇,吉祥的鼎照耀在河岸。 胸懷激盪,俯視四周,高聲吟詠進入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隋朝大軍進入潼關的壯觀場景,通過太陽、星辰、旗幟等自然和人文元素,展現了軍隊的威武和行軍的盛況。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曦馭循黃道」、「星陳引翠旗」等,增強了詩歌的視覺衝擊力和想象力。同時,通過對時節和自然景觀的描寫,如「歲窮紀」、「關樹蕩涼颸」,增添了詩歌的情感色彩和歷史氛圍。整首詩語言雄渾,意境開闊,表達了詩人對大軍行進的讚美和對國家命運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