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園中所有十首 其二 竹

· 蘇轍
寒地竹不生,雖生常若病。 斸根種幽砌,開葉何已猛。 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 繁華見孤淡,一個敵千頃。 令人憶江上,森聳緣崖勁。 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斸(zhú):掘,挖。
  • 幽砌:幽靜的臺階旁。
  • 嬋娟:形容姿態美好的樣子,在這裏形容竹子姿態曼妙。
  • 籜(tuò):竹筍外層一片一片的皮。

翻譯

寒冷的地方竹子難以生長,即便勉強生長,也總是一副病懨懨的模樣。我特意挖來竹根種在幽靜的臺階旁,沒想到它生出的葉子竟是那般迅猛繁茂。竹子有着如冰雪般美好的姿態,在陽光與風中,枝葉搖曳,影子斑斑駁駁。在繁花似錦中,竹子獨有一種孤高淡雅的韻味,這小小的一叢足以匹敵千頃竹林的風姿。這般景象,不禁讓我回憶起江面上,沿着山崖整齊而強勁地生長着的大片翠竹。即便沒有風,筍皮也會自然飄落,落在荒徑上發出策策的聲響。

賞析

這首詩以竹爲主題,描繪了園中竹子不同尋常的生長狀態和獨特魅力。開篇以寒地竹難以生長且狀態不佳,與後文「開葉何已猛」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種在園中竹的蓬勃生機。「嬋娟冰雪姿,散亂風日影」通過描寫竹子的姿態和影子,展現出竹子的綽約之美。「繁華見孤淡,一個敵千頃」巧妙地將竹子孤高淡雅的特質凸顯出來,強調其在衆多植物中的獨特。後半部分詩人由眼前竹聯想到江面上的竹,進一步豐富了竹的形象,「無風籜自飄,策策鳴荒徑」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的氛圍,飽含着詩人對竹子喜愛與讚美之情 ,也在對竹子的描寫中展現出自身孤高的情懷。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