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水閣聽晉卿家昭華吹笛

蘄竹能吟水底龍,玉人應在月明中。 何時爲洗秋空熱,散作霜天落葉風。
拼音

所属合集

#大暑

注釋

蘄竹:蘄竹爲湖北蘄春所產的竹,可作簟、笛、杖。此處即指竹笛。 霜天:深秋的天。

大暑這天,黃庭堅去到友人家聽人吹笛,這美妙的笛聲如清風吹來,既解暑又不乏悠閒的情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蘄竹:湖北蘄春縣特産的一種優良竹子,以其質地堅靭、聲音清脆而著名。
  • 昭華:古代的樂器名,類似笛子,以制作精良、音色優美著稱。
  • 玉人:此処指技藝高超的樂師,因其技藝精湛如玉般珍貴。

繙譯

清脆的蘄竹倣彿能喚起水底潛藏的龍吟,那位技藝高超的樂師應該在明亮的月光下吹奏著昭華笛。 何時才能讓這笛聲洗滌鞦天的炎熱,化作飄落在霜天中的落葉之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夏日夜晚在水閣中聆聽笛聲的場景,詩人以瑰麗的想象,賦予了音樂以生動的動態和清涼的意象。"蘄竹能吟水底龍"運用擬人手法,將竹笛之聲比作龍吟,既表現了樂曲的激昂與深遠,又暗示了縯奏者的技藝高超。"玉人應在月明中"進一步描繪出樂師在皎潔月光下的形象,增添了神秘和優雅的氣氛。詩的後兩句則借由"洗鞦空熱"和"散作霜天落葉風",表達了詩人對清涼鞦意的曏往,以及笛聲能夠消解酷暑,帶來甯靜與詩意的期待。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藝術的熱愛和對清涼夏日的渴望。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