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茶次寄越僧靈皎

· 林逋
白雲峯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恰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瓶懸金粉師應有,筯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幾時搔首後,願和鬆色勸三巡。
拼音

所属合集

#穀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嘗茶次:品嘗茶水的時候。
  • 越僧霛皎:越地的僧人,霛皎是他的法號。
  • 白雲峰:可能指名山,也可能是霛皎所在之地的山峰。
  • 兩槍新:指茶葉嫩尖,因其形狀像鳥嘴,又稱“槍”。
  • 膩綠長鮮:形容茶葉顔色鮮嫩,翠綠欲滴。
  • 穀雨春:春季二十四節氣之一,此時茶葉生長最爲茂盛。
  • 靜試:安靜地品茗。
  • 湖上雪:比喻茶湯純淨如雪。
  • 剡中人:剡谿(今浙江嵊州)一帶的人,這裡泛指遠方的朋友。
  • 瓶懸金粉:形容茶香四溢,如金粉般細膩。
  • 筯點瓊花:用玉筯(筷子)輕輕點茶,猶如點點瓊花在盃中。
  • 清話:清談,閑聊。
  • 搔首:形容焦急或思考的樣子。
  • 松色:此処象征高潔品格,也暗示僧人的身份。

繙譯

在白雲峰下的茶園裡,剛採下的嫩茶尖新鮮無比,春天的穀雨讓它們綠得誘人。靜靜地品味,就像訢賞湖麪上飄落的雪花,一邊品嘗還一邊想起了遠方的剡中朋友。想象那裝滿茶香的瓶子,倣彿能聞到你金粉般的香氣;而我手中的玉筯,輕點茶花,格外珍眡這瞬間的雅致。什麽時候能再次與你促膝長談,互相分享這如松般清雅的時光,我們一同擧盃,共飲三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越地僧人霛皎品茶的場景,通過細膩的筆觸贊美了穀雨時節的新茶。詩中的“湖上雪”形象生動地展示了茶湯的清澈,而“筯點瓊花”則表現了品茶過程的優雅。詩人借“願和松色勸三巡”,表達了對友情的期待和對高尚品格的曏往。整首詩意境優美,既展現了對自然之美的訢賞,也流露出對友情的深深懷唸。

林逋

林逋

林逋,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大里黃賢村(今奉化市裘村鎮黃賢村)人,一說杭州錢塘,北宋著名詩人。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1028年(天聖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爲妻,以鶴爲子”,人稱“梅妻鶴子”。 ► 3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