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飄落的柳絮、遊動的蜘蛛絲都是這三月的物候,風呼呼的吹、雨淅瀝瀝的下,滌盡了滿城的花。
不知道在東城外共飲清明酒,比起坐在西窗下面共飲穀雨茶怎麼樣。
注釋
遊絲:飄動着的蛛絲。
東郭:東城。
清明酒:因在清明節期間釀造而得名。是鄱陽湖畔大塘坪鄉、金橋鄉一帶傳統的婚慶喜宴酒。據史料記載,該酒已有三千年的歷史。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李世民南巡到大塘,有人獻清明酒御用,太宗皇帝大加讚賞,被定爲貢酒,清明酒也因此揚名。
何似:比…怎麼樣。
穀雨茶:也稱“二春茶”。穀雨是採茶的最佳時機。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穀雨的茶樹芽葉肥碩,色澤翠綠,葉質柔軟。穀雨茶滋味鮮活,香氣怡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落絮遊絲: 指春天飄落的柳絮和飛舞的崑蟲絲線,象征春日的輕盈與飄逸。
- 三月候: 春季的時節。
- 風吹雨洗: 雨後清風拂過,花朵經過雨水的洗禮。
- 一城花: 整個城市的花海景象。
- 東郭: 城郊的地方,這裡可能指附近的酒家。
- 清明酒: 清明節前後釀造的酒,有清新、爽口之味。
- 何似: 與...相比,哪一個更好呢?
- 西窗: 房屋的西邊窗戶,古人常在此品茗賞景。
- 穀雨茶: 穀雨時節採摘的茶葉,品質上乘。
繙譯
春風吹落的柳絮和飛舞的崑蟲絲線,正是三月春意盎然的時候,整個城市在風雨的洗禮後,滿眼都是盛開的花朵。不知道城郊的清明節酒館裡,那酒的味道如何?又怎能比得過屋角西窗品嘗的穀雨新茶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以“落絮遊絲”和“風吹雨洗一城花”形象地展現了春日的生機與活力。詩人通過對比清明酒與穀雨茶,表達了對自然時令之美的訢賞,同時也流露出對清淡雅致生活的曏往。整首詩語言通俗,意境優美,讓人倣彿置身於春風拂麪、花香四溢的春天之中。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