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自殿廬歸舍梨花盛開薄暮與陳汝海花下小飲

· 袁桷
兩人一百歲,共飲三十杯。 雙花夾蒼檜,夭桃倚晴臺。 白團燕山雪,紅注天台醅。 振鷺擬高下,遊蜂謝徘徊。 昂首冠接䍦,捧心舞毰毸。 殘日凝餘霞,廻風起輕雷。 不念影寂寂,但惜光皚皚。 珠衣點綴滅,粟尺彌縫裁。 團團妝奩巧,宛轉寒紋廻。 香深妒紫檀,色靚羞蒼苔。 幸茲豔陽盛,不以塵土摧。 凡卉工後先,孤根靜栽培。 玩芳悟觀象,擷英審掄材。 輘轢青紫場,躪藉錦繡堆。 高羞折腰柳,逸亞橫枝梅。 殷勤識花意,浩蕩為我開。 殿廬龍光動,瑣窗駒影催。 相迎復相恨,欲去還相陪。 停雲儼若思,落月寒如灰。 當歌願秉燭,渴吻驚恥罍。
拼音

袁桷

元慶元路鄞縣人,字伯長,號清容居士。舉茂才異等,起爲麗澤書院山長。成宗大德初,薦授翰林國史院檢閱官。進郊祀十議,禮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請購求遼、金、宋三史遺書。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講學士。泰定帝泰定初辭歸。桷在詞林,朝廷制冊、勳臣碑銘,多出其手。卒諡文清。著有《易說》、《春秋說》、《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