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藤菜
清曉鳴轆轤,攜杖入芳園。
中有滿架藤,稠疊鋪綠雲。
不雨色常潤,無風葉自飜。
圓實間深紫,燦爛吐奇文。
土人不肯顧,瓜茄乃盛盤。
異種生嶺南,移裁東海滣。
地瘠饒霜雪,弱質焉久存。
一摘淚盈把,再摘心悲酸。
摘密休摘疎,聊以刪蕪繁。
輕指莫動搖,恐或傷其根。
雖知冷必死,且護眼前安。
昔日蘇長公,題詩謫古循。
諸品獨見推,謂可方吳蓴。
予今竄遠磧,舊國變荒榛。
親朋無一在,見爾如故人。
柔滑淡相得,破鐺煮泉新。
一筐貽北里,甘苦味共分。
爾藤亦不幸,處處逢逐臣。
拼音
釋函可
函可(一六一一—一六五九),字祖心。博羅人。俗姓韓,名宗騋,字猶龍。明禮部尚書韓日纘長子。少爲諸生,才氣高邁,聲名傾動一時。惟絕意仕進,以聲色犬馬自娛。明思宗崇禎十二年(一六三六)落髮爲僧,成爲道獨和尚之法嗣,與師兄函是(字天然)齊名。曾充羅浮山華首臺都寺,又在廣州創不是庵靜修。甲申之變,悲慟形於辭色。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以請藏入金陵,值國再變,紀爲私史。順治四年,以“私攜逆書”爲清江寧守將所拘,旋械送北京。部審免死,流放遼陽。先在瀋陽南塔(廣濟寺)開法,又於普濟等七大寺說法,被大關以東奉爲洞宗鼻祖,聲名洋溢於朝鮮、日本。又與遼陽流寓者結冰天吟社,爲詩文之交。家人均抗節死,故自號千山剩人。明桂王永曆十三年圓寂。著有《千山詩集》二十卷(補遺一卷)傳世。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附錄《方外》有傳。
► 1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