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篇十首

飛蓋去芳園,蘭橈遊翠渚。 萍間日彩亂,荷處香風舉。 桂楫滿中川,絃歌振長嶼。 豈必汾河曲,方爲歡宴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帝京篇:唐代皇帝李世民所作的詩篇,描繪長安(帝京)的景色和生活。
  • 飛蓋:華美的車蓋,形容車馬裝飾華麗。
  • 蘭橈:裝飾有蘭花的船槳,泛指小舟。
  • 翠渚:綠色的小洲,指湖中的小島。
  • 萍間:浮萍叢中。
  • 日彩:陽光的色彩,這裏指日光透過水麪的光影。
  • 荷處:荷花盛開的地方。
  • 桂楫:用桂木製成的船槳,象徵高貴。
  • 中川:江河的中央。
  • 絃歌:彈奏樂器和歌唱,常指宴會或遊樂時的音樂活動。
  • :振動,這裏指音樂聲在空間迴盪。
  • 長嶼:長形的小島。
  • 汾河曲:汾河彎曲的地方,這裏代指優美的水邊環境。
  • :才,僅僅。

翻譯

華美的車蓋駛向美麗的花園,小舟在碧綠的洲渚上輕輕劃過。 浮萍間,日光斑駁,荷花叢中香氣四溢,清風送來了陣陣芬芳。 滿是桂木槳的船隻在江心蕩漾,音樂和歌聲在長島上空迴盪。 何必非得在汾河那彎曲的岸邊,那裏纔算是歡樂宴飲的好地方。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帝京長安的美景和富庶生活,展現了李世民作爲君主的閒適與豪情。詩人以"飛蓋"、"蘭橈"等意象,渲染了皇家出遊的豪華氛圍,"萍間日彩亂"和"荷處香風舉"則細膩地刻畫了自然風光的宜人。"桂楫滿中川,絃歌振長嶼"兩句,既有皇家出遊的壯觀場面,又體現了文化娛樂的繁榮。最後,詩人以反問的方式,表達了無論何處美景,都能成爲歡樂宴飲之地的觀點,流露出其包容和豁達的胸懷。整首詩語言流暢,意境優美,展現了唐朝盛世的繁華景象。

李世民

李世民

即李世民。唐朝皇帝。高祖次子。隋末,勸父舉兵反隋,征服四方,成統一之業。高祖武德元年,爲尚書令,進封秦王。先後鎮壓竇建德、劉黑闥等起義軍,討平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據勢力。九年,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李建成及弟李元吉,遂立爲太子。旋受禪即帝位,尊父爲太上皇。銳意圖治,善於納諫,去奢輕賦,寬刑整武,使海內昇平,威及域外,史稱貞觀之治。鐵勒、回紇等族尊之爲“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以服“長生藥”中毒死,諡文皇帝。 ► 118篇诗文

李世民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