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春:春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二月。
- 龍舒:古地名。
- 支徑:僻(pì) 僻的小路。
- 窮谷:幽深的山谷。
- 梵音:指佛教誦經的聲音。
-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髮、枝條等細長的樣子,這裏形容落花紛紛的樣子 。
- 一龕(kān):一座供奉佛像的小閣子。
翻譯
沿着偏僻的小路走進那幽深的山谷,我來探尋道者曾經住過的庵堂。現在那曾經的誦經聲已悄然無息,只有落花依然紛紛揚揚地飄落。夜晚潔白的月光照亮了半個屋子,清冷的青光來自那佛龕中的一盞孤燈。我在這樣的氛圍裏,夢隨着歌舞樂聲飄去,彷彿藉着這條路路過了江南。
賞析
這首詩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謐且略帶空靈的意境。開篇「支徑入窮谷,來尋道者庵」,詩人順着小路走進山谷尋訪舊庵,爲全詩定下了探尋、幽僻的基調。「梵音今默默,華雨尚毿毿」 一句,往昔的梵音不再,落花卻依舊,通過這種今昔的對比,營造出一種物是人非的落寞之感。「夜白月半屋,寒青燈一龕」 細膩地描繪出夜晚庵堂內清冷孤寂的場景,月光照屋,青燈獨照佛龕,畫面感十足,也透露出一種寂寥的氛圍。最後「夢隨歌吹去,借路過江南」 以一種夢幻的筆觸結尾,詩人在這清冷環境中,思緒飄遠,給人留下無盡的遐想空間,使得全詩不僅是對舊庵的尋訪,更充滿了對時光、對人生的種種思考。
釋正覺
釋正覺,受詔住臨安府靈隱寺,未閱月,歸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禪師法嗣。有宗法等編《天童正覺禪師廣錄》九卷傳世。事見《廣錄》及所附周葵撰《塔銘》、王伯庠撰《行業記》,《嘉泰普燈錄》卷九、《五燈會元》卷一四、《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 正覺詩,以輯自《續藏經》所收《天童正覺禪師廣錄》編爲六卷。輯自他書者附於卷末。
► 1298篇诗文
釋正覺的其他作品
- 《 偁上人幹造延壽院乞頌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三百七十八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四百十二 》 —— [ 宋 ] 釋正覺
- 《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其一百七十 》 —— [ 宋 ] 釋正覺
- 《 頌古一百則 其三十四 》 —— [ 宋 ] 釋正覺
-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五十五 》 —— [ 宋 ] 釋正覺
- 《 偈頌七十八首 其二十八 》 —— [ 宋 ] 釋正覺
-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四十三 》 —— [ 宋 ] 釋正覺
相关推荐
- 《 仲春萬夀山雜詠六首 其四 》 —— [ 清 ] 弘歷
- 《 送別張仲陽入京 》 —— [ 明 ] 方獻夫
- 《 龍鬚道中 》 —— [ 宋 ] 周必大
- 《 酹江月癸未春二月中旬之未雪盈數寸 》 —— [ 明 ] 陳霆
- 《 丁亥仲春餘歸自嶺右暫憩鄉園讀杜工部秦州雜詠悵然感懷因次其韻 》 —— [ 明 ] 陳邦彥
- 《 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戲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諸同遊相與一笑 》 —— [ 宋 ] 朱熹
- 《 臺城路園中春日來遊者,麗人甚多,偶擬此解 》 —— [ 清 ] 袁綬
- 《 仲春御園泛舟即景 其二 》 —— [ 清 ] 弘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