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故相王文恪公二首 其二

廿載樞機贊畫深,獨悲時事涕難禁。 艱屯誰是舟同濟,獻替其如突不黔。 衛史遺言成永撼,晉卿祈死豈初心。 黃扉聞道猶虛席,一鑑云亡未易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樞機:指朝廷的重要職位或事物的關鍵。
  • 贊畫:輔佐謀劃。
  • 艱屯:艱難困頓。
  • 獻替:「獻可替否」的略語,進獻可行者,廢去不可行者,指臣下對君主勸善規過。
  • 突不黔:煙囪尚未燻黑,比喻生活儉樸。
  • 衛史:具體含義不太明確。
  • 晉卿:此處可能指特定人物。
  • 黃扉:指古代丞相、三公等高官辦事的地方。

翻譯

二十年來在樞要職位上輔佐謀劃很深,獨自悲嘆時事而淚水難以禁止。艱難困頓之時誰是同舟共濟之人,進獻良策如同生活儉樸那樣。衛史的遺言成爲永遠的憾事,晉卿祈求去死難道是他的初心。聽說丞相之位還空着,像一片雲逝去那樣不容易承擔責任。

賞析

這首詩是林則徐悼念故相王文恪公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王文恪公的深切懷念和悲痛之情,以及對時事艱難的感慨。通過對過去共事經歷和對方品德的回憶與讚美,體現出林則徐對故去之人的敬重。同時,也流露出對當時局勢的憂慮和對能擔當重任之人的渴望。詩中用典自然貼切,如「突不黔」等,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深度,整體情感深沉凝重。

林則徐

林則徐

林則徐,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峯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因其主張嚴禁鴉片,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