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二首 · 其一
漠南胡未空,漢將復臨戎。
飛狐出塞北,碣石指遼東。
冠軍臨瀚海,長平翼大風。
雲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
橫行萬里外,胡運百年窮。
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
嚴刁息夜鬥,辛角罷鳴弓。
北風嘶朔馬,胡霜切塞鴻。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
方就長安邸,來謁建章宮。
拼音
名句
序
作爲隋朝的開國重臣,楊素具有突出的軍事才能,在與突厥的作戰中發揮了突出作用。這兩首五言古詩《出塞》就是他領兵出塞同突厥作戰生活的一種反映。楊素的這首詩作得到了虞世基、薛道衡等著名詩人的酬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漠南:蒙古大沙漠以南地區。(「漠」讀音「mò」)
- 胡: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稱。(「胡」讀音「hú」)
- 臨戎:親臨戰陣。
- 飛狐:古地名,要隘名,在今河北省淶源縣北、蔚縣南。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
- 遼東:指遼河以東地區,今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東南部地區。
- 冠軍:古代將軍的名號,這裏泛指英勇善戰的將領。
- 瀚海:沙漠,這裏指北方大沙漠。
- 長平:古城名,故址在今山西省高平縣西北。
- 虎落:遮護城堡或營寨的竹籬。 (「落」讀音「lào」)
- 龍城:漢時匈奴地名,爲匈奴祭天之處。
- 兵寢:戰爭停息。
- 星芒落:星光隱沒。
- 戰解:戰爭結束。
- 月輪空:月亮高掛天空。
- 嚴刁:督守軍營的官員。
- 息夜鬥:停止夜間的爭鬥。
- 辛角:守夜的士兵。
- 休明:美好清明,用以讚美明君或盛世。
- 暨:及,到。
翻譯
在漠南地區,胡人尚未被消滅殆盡,我大漢的將領又要親臨戰陣。飛狐要隘在塞北聳立,碣石山指向遼東之地。英勇的冠軍將軍臨近北方大沙漠,長平的軍隊如大風般勇猛有力。軍隊陣勢如雲橫亙在虎落陣前,氣勢如虹籠罩着龍城。我們的軍隊要橫行萬里之外,讓胡人的氣運在百年內走向窮盡。戰爭停息,星光隱沒,戰鬥結束,月亮高掛天空。督守軍營的官員停止了夜間的爭鬥,守夜的士兵也放下了鳴響的弓弦。北風吹動着北方的戰馬嘶鳴,胡地的寒霜侵襲着邊塞的鴻雁。美好清明的盛世將要到來,偏遠荒僻之地也將與內地一樣。等到天下太平,我們就回到長安的府邸,去建章宮拜見天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戰爭的場景以及對和平的期望。詩的開頭表達了對胡人未滅的擔憂,以及漢將再次出征的決心。接下來通過描述軍隊的行進路線和英勇氣勢,展現了漢軍的強大。「雲橫虎落陣,氣抱龍城虹」形象地描繪了軍隊的威武陣勢。詩中還描寫了戰爭結束後的平靜,如「兵寢星芒落,戰解月輪空」,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最後幾句則展望了天下太平後的美好景象,體現了詩人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望。整首詩氣勢恢宏,語言豪邁,既展現了戰爭的殘酷,又表達了對和平的嚮往,是一首具有深刻內涵的邊塞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