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歟詩

· 宋濂
猗歟君子,在括之陽。 餐然其章,有玉其相。 厥聲孔揚,聲之伊何。 如巖之峩峩,不劌不頗,屹立而弗阿。 塞庭逺而,其勢綿如。 酣如連如,貪噬我中區。 君子揚揚,為天子使。 誕敷皇靈,以讋其類。 彼何人斯,是縶是維,不虞其無知。 彼何人斯,是維是縶,不恤其無拂。 我金其躬,我赤其衷。 我節之崇,以迄於終。 皦爾之行,孰能尤之。 真爾之剛,孰能柔之。 游麟之冲冲兮。 鳴鳳之嗈嗈兮。 我思君子,維邦之容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猗歟:嘆詞,表示讚美。
  • :指括蒼山。
  • 餐然:鮮明的樣子。
  • 孔揚:非常響亮。
  • (guì):刺傷。
  • :偏頗。
  • (ē):迎合。
  • 誕敷:廣泛傳播。
  • (zhé):使害怕、恐懼。

翻譯

啊呀君子,在括山之陽。鮮明他的文采,有玉一般的儀表。他的聲譽非常響亮,這聲音是什麼樣呢。像那高峻的岩石,不傷人不偏頗,屹立着而不迎合。邊塞遙遠,那氣勢連綿不絕。密集相連,貪婪地侵吞我們中區。君子神采飛揚,作爲天子的使者。廣泛傳播皇上的威靈,來使那些人懼怕。那是什麼人呢,是被拘禁是被束縛,沒想到他們沒有知識。那是什麼人呢,是被束縛是被拘禁,不顧及他們沒有違逆。我磨鍊自身,我赤誠內心。我崇尚氣節,一直到最終。你鮮明美好的行爲,誰能指責。你真正的剛強,誰能使你柔弱。遊動的麒麟匆匆啊。鳴叫的鳳凰嗈嗈啊。我思念君子,是國家的美好容貌啊。

賞析

這首詩對君子進行了讚美和歌頌。詩中描述君子在括山之陽,有着高尚的品德、卓越的儀表和響亮的聲譽。強調了君子的剛正不阿、不爲外界所動搖,以及他作爲天子使者所承擔的使命和責任。詩中用「遊麟」和「鳴鳳」來象徵君子的美好和傑出。整體語言典雅,通過對君子形象和品德的刻畫,表達了對君子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展現了一種對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嚮往。

宋濂

宋濂

宋濂,初名壽,字景濂,號潛溪,漢族,祖籍金華潛溪,至宋濂時遷居金華浦江(今浙江浦江)。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與高啓、劉基並稱爲“明初詩文三大家”,又與章溢、劉基、葉琛並稱爲“浙東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爲太史公、宋龍門。宋濂與劉基均以散文創作聞名,並稱爲“一代之宗”。其散文質樸簡潔,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臺閣文學,文風淳厚飄逸,爲其後“臺閣體”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範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爲《宋學士全集》(亦稱《宋文憲公全集》或《宋學士文集》)七十五卷。 ► 1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