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昭利廟

· 于石
百戰收功老故山,寒溪怒涌白沙泉。 雲臺不與四七將,廟食何傳千萬年。 香冷誰能燃漢火,水流空自溉吳田。 愚民不識前朝事,浪說神能駕鐵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百戰收功:經歷無數戰鬥後取得勝利。
  • 老故山:指回到故鄉。
  • 寒溪怒涌:寒冷的溪水洶涌澎湃。
  • 白沙泉:地名,此處指白沙的泉水。
  • 雲臺: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此處指紀念功臣的高臺。
  • 四七將:指漢代雲臺二十八將,這裏泛指功臣。
  • 廟食:指在廟中享用祭祀的食品。
  • 千萬年:極言時間之長。
  • 香冷:指祭祀的香火已冷。
  • 燃漢火:點燃漢代的火,意指恢復漢代的榮光。
  • 溉吳田:灌溉吳地的田地,指對吳地的貢獻。
  • 愚民:指普通百姓。
  • 浪說:隨意傳說。
  • 神能駕鐵船:傳說中的神奇能力,指神靈能夠駕馭鐵製的船隻。

翻譯

經歷了無數戰鬥後,終於在故鄉取得了勝利,寒冷的溪水在白沙泉處洶涌澎湃。雲臺之上,沒有與四七將相提並論的功臣,但廟中的祭祀卻能傳承千萬年。祭祀的香火已冷,無人能再點燃漢代的榮光,水流依舊,只是空自灌溉着吳地的田地。普通百姓不瞭解前朝的歷史,隨意傳說着神靈能夠駕馭鐵船的神奇故事。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歷史遺蹟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英雄功業的緬懷與對現實冷落的感慨。詩中「百戰收功老故山」展現了英雄歸來的壯麗場景,而「雲臺不與四七將」則暗含了對功臣被遺忘的哀嘆。末句「愚民不識前朝事,浪說神能駕鐵船」則揭示了民間對歷史的無知與神話的流傳,反映了歷史的深遠影響與民間傳說的複雜交織。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