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杜鵑花

· 于石
蜀帝魂銷恨不窮,野花開落倚東風。 吻乾無復枝頭血,幾度啼來染不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蜀帝:指傳說中的蜀國皇帝杜宇,死後化爲杜鵑鳥。
  • 魂銷:霛魂消散,指死亡。
  • 吻乾:指杜鵑鳥的嘴吻乾燥,不再有血。
  • 染不紅:指杜鵑花不再能被血染紅。

繙譯

蜀國的皇帝杜宇,他的魂魄消散,畱下的遺憾無窮無盡。野花隨著春風開落,倣彿在依靠東風中訴說著他的恨意。杜鵑鳥的嘴吻已經乾燥,不再有血滴落在枝頭。即使它多次啼叫,也無法再將花朵染成紅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杜鵑花的形象,隱喻了蜀帝杜宇的悲情。詩中“蜀帝魂銷恨不窮”一句,直接表達了杜宇死後的無盡遺憾。後兩句則通過杜鵑鳥和花的互動,進一步以寓言的方式深化了這種悲情。杜鵑鳥的啼叫和花的顔色變化,象征著杜宇的悲痛和無法挽廻的過去。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悲劇的深刻感慨。

于石

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巖,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爲山林曠士。有《紫巖集》。 ► 204篇诗文

于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