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以重三日過我亭午不能作一飯内子以糕進漫賦一律索笑
先生失徳定難言,瑣瑣乾餱已召愆。
斗酒隻雞良不易,葱湯麦飯亦蕭然。
空教日影匆匆度,剰得花容款款妍。
底事重三作重九,題糕忽上買餳箋。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重三:農曆三月初三,上巳節。
- 亭午:指正午、中午。
- 內子:古時稱自己的妻子爲內子 。
- 乾餱(hóu):乾糧。
- 召愆(qiān):招來罪過,此處意爲因招待不週而感到愧疚 。
- 斗酒隻雞:指少量的酒和一隻雞,常用來表示簡單的祭品或微薄的招待。
- 蕭然:形容簡陋、冷清。
- 底事:何事、爲什麼。
- 題糕:見「題糕字」,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十九:「劉夢得作九日《龍山歌》,欲用糕字,以五經中無之輟不復爲。宋子京以爲不然,故子京九日食糕有詠雲:『劉郎不敢題糕字,虛負詩中一世豪。』」後遂以「題糕字」爲重陽節的典故。
- 買餳(xíng)箋:買餳,舊俗在農曆二月初二日以糖稀塗竈。箋,紙張。此處代表寫詩用的紙 。
翻譯
先生我德行有失實在難以言說,那一點點的乾糧已然招來愧疚。準備一斗酒和一隻雞着實不容易,就是簡單的蔥湯和麥飯也顯得如此簡陋。白白讓中午的日光匆匆流逝,只剩下那美好的容顏依舊溫和柔美。爲什麼在這三月三的日子卻有着如同九月九重陽節題糕的興致,在這買餳用的紙上忽然寫下詩歌。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因在三月三這一天不能好好招待客人而作的自嘲自解之作。首聯作者以自責的語氣開篇,直言自己「失德」,因準備的乾糧簡陋而感到愧疚,展現出文人的真性情和對待客不周的不安。頷聯具體描述招待的寒酸,用「斗酒隻雞」和「蔥湯麥飯」形成對比,突出條件的艱苦,進一步強化了內心的歉意。頸聯「空教日影匆匆度」寫出時光在這樣不太如意的招待中匆忙過去,「剩得花容款款妍」畫風一轉,通過美好的「花容」(可能暗指妻子的美貌或者庭中的花)與之前寒酸場景形成反差,給全詩增添了一抹溫和色彩 。尾聯幽默詼諧,將重三的日子和重陽節題糕的典故聯繫起來,以一種調侃的方式,說自己在這一天作詩如同在重陽節題糕,在買餳用的紙上寫詩自娛,讓這首詩在窘迫的情緒中充滿了文人的雅趣和自我解嘲。整首詩語言質樸真實,情感在自責、窘迫與幽默之間轉換自然,體現了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學素養。

全祖望
清浙江鄞縣人,字紹衣,號謝山。乾隆元年進士,選庶吉士。借讀《永樂大典》,鈔難得之書。散館後以知縣用,不就。後曾主蕺山及廣東端溪書院講席。生平欽佩黃宗羲,學問長於史學,對明末忠烈及清初學者事蹟,最爲留意,所撰《鮚埼亭集》,收此類人士碑、表、傳、志極多。又續補黃宗羲《宋元學案》。另有《經史問答》、《勾餘土音》、《漢書地理志稽疑》,並校《水經注》,箋《困學紀聞》,輯《甬上耆舊詩》。
► 799篇诗文
全祖望的其他作品
- 《 嶰谷捛集行菴見黄葉滿庭偶然有作 》 —— [ 清 ] 全祖望
- 《 蘅圃先生齋中研皆有班次其第一研今歸趙六意林索詩為銘 》 —— [ 清 ] 全祖望
- 《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七 》 —— [ 清 ] 全祖望
- 《 薏田問予東武四先歷顛末以詩代札 》 —— [ 清 ] 全祖望
- 《 以書属太倉州牧求宋丈菊齋春秋及遺集 》 —— [ 清 ] 全祖望
- 《 七夕鈍軒集同人祭蒼翁于隱學山房 其一 》 —— [ 清 ] 全祖望
- 《 雪嶠和尚雙瓣香行 》 —— [ 清 ] 全祖望
- 《 杭二堇浦以閏重三日為禊事之會于湖上太守鄂鈍夫而下至者四十二人葢自劉仁本續行此舉于姚江在元至正中今四百餘年矣 其二 》 —— [ 清 ] 全祖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