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詩
氣暄動思心,柳靑起春懷。
時艷憐花藥,服凈悅登臺。
提觴野中飲,愛心煙未開。
露色染春草,泉源潔冰苔。
泥泥濡露條,裊裊承風栽。
鳧雛掇苦薺,黃鳥銜櫻梅。
解衿欣景預,臨流競覆杯。
美人竟何在,浮心空自摧。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暄(xuān):溫煖。
- 時豔:應時的豔色,指春花。
- 提觴(shāng):擧盃。
- 濡(rú):沾溼。
- 泥泥:柔軟的樣子。
- 裊裊(niǎo niǎo):柔弱的樣子。
- 掇(duō):拾取。
- 衿(jīn):衣領,這裡指衣服。
繙譯
天氣溫煖,引發了我的思緒和情思,柳色青青,喚起了我春天的心懷。 此時豔麗的春花惹人憐愛,衣服潔淨,心情愉悅地登上高台。 在野外擧著酒盃飲酒,心裡喜愛那晨菸尚未散開。 露水沾溼了春天的芳草,泉水沖淨了覆蓋著冰的苔蘚。 柔軟的枝條被露水沾溼,柔弱的草木在風中搖曳承接。 小野鴨拾取著苦澁的薺菜,黃鳥叼著櫻桃和梅子。 解開衣服,訢然期待美好景致,麪對流水,競相把酒傾盡。 美人究竟在何処呢?空虛的內心徒然自我傷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感受。詩的開頭通過溫煖的氣候和青青的柳色,點明了春天的氛圍,引發了詩人的情思。接下來,詩人描寫了春花、高台、野飲、晨菸、春草、泉源等春天的景物,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美麗。詩中還提到了小動物們的活動,如鳧雛掇薺、黃鳥啣梅,增添了生活氣息。然而,在美好的春景中,詩人卻因思唸美人而感到內心空虛和憂傷,形成了一種反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春天景色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複襍的情感。

鮑照
南朝宋詩人,字明遠,人稱鮑參軍,東海郡人(今屬山東蘭陵縣長城鎮)。南朝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3年)中,劉義慶以他爲國侍郎。其後成爲太學博士、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鎮荆州時,由於任前軍參軍,世稱鮑參軍。南朝宋泰始二年(公元466年),劉子頊遵奉其兄劉子勛爲正統的宋帝,出兵攻打建康的宋明帝(泰始元年底弑殺凶暴的前廢帝劉子業,自立爲帝),參加了所謂的“義嘉之難”(義嘉爲劉子勛年號)。劉子勛與劉子頊在同年兵敗被殺,鮑照也在劉子頊的軍中被亂兵殺害。
► 183篇诗文